小一的時候,我莫名奇妙被分到了一年一班。其它家長問媽媽「妳怎麼讓妳女兒進來的啊?」我媽說,她根本沒動任何手腳,父母不是望女成鳳的人,也沒設想過我會有什麼樣的學業表現。
進了明星的一班真是令我吃足了苦頭。我本來就是有點敏感的人,但是偏偏生活小事很迷糊,與追求效率與秩序的老師超不對盤,那些事情至今仍長留我心。有一次放學排路隊時,我遍尋不著自己的雨衣,全班都在等我。那時,牆上只剩下一件雨衣,但是我知道它不是我的。因為出門前我看著不知爸爸還是媽媽,在帽子上,用筆寫下我的名字。牆上那件雨衣沒有任何麥克筆的印記,即便是淋過雨,它也不可能全然消失的。我說,老師,我找不到自己的雨衣。老師將剩下那一件套在我身上說「這不是剛好嗎?」然後給了我一巴掌。那也許是我生平第一個,被外人賞的巴掌。後來也因為考注音忘了加幾聲被賞巴掌。而有一次,唱遊課時,坐我旁邊的同學一直拉扯我的衣服想要跟我玩,直到我生氣以後。老師看見了,她抓我到講台上,好像又給了我一巴掌,然後叫我在講台上罰站。
奇異的是我仍記得那時,我在講台上都快要哭了。心裡迸現的一句話是「她的眼淚就要掉下來。」我居然是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在看此刻無助的自己(而我此刻真真正正把它寫了下來)。小一小二的日子總是這麼的苦情,考不好被打,作業遲交也被打。從此以後,我非常的怕老師,怕各種老師。那種怕雖然有時不會表現出來,卻是下意識的躲避老師的眼光與詢問。
國中的時候,我也是個不起眼的學生,而且那時心裡就是覺得很自卑。覺得自己功課不好,一定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。老師在家長會時跟我媽說「她很怕我。」其實不只是你,我怕每個老師。我總是在週記上寫著事不干己的正經話,不敢與老師哈拉。他看我的時候我就轉開眼光。當老師發現我上課在看小說時,我把小說遞給他,也不敢看他。其實現在想想,那時的老師是有意要讓我放輕鬆的,他接過小說時只是輕描淡寫的說「以後別再看了。」可是我已經僵硬到無法去體會他的溫柔。國三時我在一次表演中唱了歌,那天老師在聯絡簿上跟我說「唱得很好,那時我很開心。其實,在懼怕老師之外,我還是很希望他們可以肯定我。
高中我遇到很好的老師。但是,現在想起來,也許是因為高中我比較用功吧。用功的我總是比較正面思考,也敢跟老師互動。而因為敢跟老師互動、問問題,所以才可以更瞭解老師?不過,那時遇到的幾位,真的都令我感到非常的溫暖。都是很有人情味的老師,不過,比起當面聊天。我多半還是喜歡是在週記上寫下許多心裡的話,然後看老師回給我的內容。
那時遇到一種生活的典範,她叫美滿。是個活的很自在的女人,該兇就兇,但是情感放出來非常的真誠。她會在妳需要的時候突然走上來,這時妳才知道她其實都在照看我們;也有一個國文老師,她讓我喜歡國文,每當上國文課,即使是《論語》這種教材,她都能說到讓我很感動。我心中一直覺得國文是最棒的科目,她是主要的原因。然而能將論說文講成情理兼備;抒情文又不失體裁的她,原來是一個善感的人。她具備我崇拜的才性,而我後來聽到她的消息,卻是因憂鬱症而退休。這個消息由一個貴婦老師口中說出,而且是很爽朗的說出來。心中已有所偏頗的我暗罵這個老師不具靈氣。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靈氣老師解說課文的聲音,也許會一直記得。
大學時,大概是進去時不抱期待,所以真的也與本系的老師毫無瓜葛。由於不曾真心投入,沒有太多問題與興趣,上課時維持一種上課的客氣。是直到去了別系修課,才真的找到了一位,與我有「連結」的老師。那種連結是我心中無法視為無物的東西。無論是知識或是人生的道理,都從他身上得到許多。而他那種戲謔的語氣,加上莫名的愛挑釁,讓懼怕老師而唯唯諾諾的我生了回擊的念頭。總是與他鬼吼鬼叫,胡扯一氣。某一天說到些理論的東西,又扯到了人生的道理,他突然跟我說「以前我跟妳說這些,妳是不會懂的。可是現在我已經可以告訴妳了。」表面上不動聲色的我,心裡一直留著當時的畫面。小時的經驗讓我害怕「標準的」老師,然而這個「不標準」的老師卻讓我真正抓到了為人學生的喜悅。
大學時期,我遇到了另外一位老師。然而我從未修過他的課,他是我打工的老闆。老師是個長相跟心理很不搭的人,先前幾次看到他嚴肅的臉上出現笑容,或是他說出什麼俏皮的話,都會令我大吃驚。然而老師就是這麼一個想嚴肅就嚴肅,天真時可以很幼稚的人。有時我常覺得他是我朋友多過於老闆、師長。我總是會在寄工作給老師時,夾帶一些我的碎念,老師也會認真的回覆我。我總是會一不小心在老師前面大笑或是罵髒話。老師讓我看見了老師們的「後台」。曾經我以為老師代表的是知識、權力與慈祥。而更多變的人性面,則是在認識他以後,才漸漸在我眼前現形。頓時具體化、複雜化、發近了曾經跟我如此疏離的那一巴掌,的那群同叫「老師」的群體。
我很感謝我遇到的好老師,還有,親切的老師。社會所的老師總是要找學生喝酒挖學生八卦,總是哈哈大笑時趴在我們身上。起鬨時送出香吻,幸好我曾經遇見過你們啊,各位老師。不然那些巴掌真的重創過我的心靈。
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
黑肉底兒
前陣子脖子長了一顆超大的痘痘,大到同學在一旁說「這不會是腫瘤吧!」有一天它冒出頭,我把它擠掉。擠掉以後,那一小塊圓形,始終沒有消失。我認為它是個小疤,然而每個見到面的人都忍不住問「妳那裡怎麼受傷了?」我妹看見我時就猛催我去看醫生。昨天,我不負眾望的去看了醫生,醫生連觸診都懶得,說我只是青春痘的色素沉澱而已,叫我帶了A酸回去擦。
「其實真的是很小的事嘛。」還花看診錢去拿藥房就可以買到的A酸,讓我很怨。我是個黑肉底,有疤就容易色素沉澱,這我自己很清楚。
昨天跟學弟約了中午吃飯,他騎車來載我,現在出門都會打傘的我,我已經很久沒在豔陽下曝曬了。回到研究室以後,一看我的臉,倏地黑了一層。這是我每年夏天必經的旅程:某天中午不察曬了一陣,然後臉就變成了碳色。
我是黑肉底,我的人生也是一直與陽光相伴。國小時是田徑隊;國中時愛打籃球;高中時又是儀隊。除了國四窩在家中的那一年外,感覺我的臉從來沒有白皙過。而且從國小到高中我都有天然的V字領!
然而,從國小就喜愛看一些偶像雜誌或是少女雜誌的我,偏偏又被美白這件事情吸引住。直到現在想起這些美白個故事,都覺得像是一場夢,甚至在追逐白皙的那段過程裡,我也沒有白過啊!
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不再追求美白,不再花錢買相關的保養品。慢慢的覺得,我就是黑咩,接著對於色素沉澱,都不太在意了。不過,大學以後雖然還是黑肉底,比起以前儀隊那樣長期曝曬的狀況下,皮膚算是「健康色」。不過如我前述,每年夏天總會有這麼一天,沒有任何預兆,不知不覺我已在太陽下曬了好一會。再照鏡子時已經是不一樣的臉了。看到覺得有點好笑,我的黑肉體也太成效迅速了吧。
「其實真的是很小的事嘛。」還花看診錢去拿藥房就可以買到的A酸,讓我很怨。我是個黑肉底,有疤就容易色素沉澱,這我自己很清楚。
昨天跟學弟約了中午吃飯,他騎車來載我,現在出門都會打傘的我,我已經很久沒在豔陽下曝曬了。回到研究室以後,一看我的臉,倏地黑了一層。這是我每年夏天必經的旅程:某天中午不察曬了一陣,然後臉就變成了碳色。
我是黑肉底,我的人生也是一直與陽光相伴。國小時是田徑隊;國中時愛打籃球;高中時又是儀隊。除了國四窩在家中的那一年外,感覺我的臉從來沒有白皙過。而且從國小到高中我都有天然的V字領!
然而,從國小就喜愛看一些偶像雜誌或是少女雜誌的我,偏偏又被美白這件事情吸引住。直到現在想起這些美白個故事,都覺得像是一場夢,甚至在追逐白皙的那段過程裡,我也沒有白過啊!
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不再追求美白,不再花錢買相關的保養品。慢慢的覺得,我就是黑咩,接著對於色素沉澱,都不太在意了。不過,大學以後雖然還是黑肉底,比起以前儀隊那樣長期曝曬的狀況下,皮膚算是「健康色」。不過如我前述,每年夏天總會有這麼一天,沒有任何預兆,不知不覺我已在太陽下曬了好一會。再照鏡子時已經是不一樣的臉了。看到覺得有點好笑,我的黑肉體也太成效迅速了吧。
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
小寶寶
昨天跑去探望正在做月子的朋友,她的寶寶一週大。是個很有個性的寶寶,睡覺喜歡擺聽耳機的姿勢,把他的手收著他還會哭鬧。小寶寶是神奇的生物,可以一直睡睡到哭,哭醒了喝完奶再睡,再哭。白天去探望的人只看他睡跟喝奶,據說晚間他會清醒的不得了,忙翻他的爸媽。新手媽媽在寶寶睡著時,總是一不小心就要難過。不過,當她跟寶寶說話時「弟弟,我們吃飯了好不好啊?」「屁股髒髒,馬麻馬上幫你弄乾淨喔。」就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了。其實我聽了還蠻想哭的,不是為她難過,是因為見證了她的轉變。
她家在汐止,是我爸爸以前上班的地方。從汐止回來的車子難等,走去等車時,我一看到公車,根本不管站牌在哪,我一直狂揮手。好心司機讓我上了車子,坐在安靜的車子裡,經過爸爸以前的公司。突然有種,既平靜又澎湃的感覺,非常難以形容。只是路程非常的短,報紙一版看完,人已經在公館了。
我跟著做月子的人吃了兩餐麻油相關食品,回家後拉肚子了。覺得,嗯,果然是兩個世界。
然後收到長輩給我的一封信:「......很難想像小竹媽媽,是什麼樣的情態,是什麼樣的奇妙,不過,想想也沒什麼,蓉兒後來不也變成了三個孩子的媽嗎?」然後是「妳還是早點把論文生出來吧,小竹媽媽」
我這才想起,對吼,我也是個產婦。希望我的寶寶可以順產啊。
關於睡覺
現在其實還是有用藥,不過藥效是比較輕的,比起以前那種昏死過去短效藥物,它有一點好處。這個好處就是可以讓人練習怎麼睡覺。這種練習有時會讓自己很沮喪,不過,若是找到方法,其實也是一個轉機。
前一陣子對瑜珈有興趣,所以去翻了一些相關的書。其實也是很希望,能夠從中找到一些讓自己平靜(最好是睡得很香甜)的方法。其中讀到很短一段話,書裡說「我們應該要把自己放開,去感受週遭的環境」。後來,我試著在床上擺了軟被子與許多枕頭,而且把床當作是睡覺時間才能接觸的地方。我往往都在沙發上看書看電視看得很累了,再回到床上,裹著軟軟的大被子,枕著舒服的枕頭睡著。
有時要是我沒有把握可以入睡,就回到沙發上,一邊開電視聽聲音,然後慢慢睡著。半夜起床的時候,再回到床上。這種模式已經試了快兩週了,我覺得還蠻有用的。
睡不著的人其實是最容易擠在自己的世界裡。因為論文的關係,我現在長駐在精神疾病、憂鬱症與失眠三個討論版上。前兩者的討論互動遠大過最後一個版。每次當我點進失眠版,就會看見,每個人po著他們自己才能理解的失眠故事,那是只有他們才懂得的言語。
每當要睡覺時,躺在床上我總是會開始想,我今天會睡著嗎?我可以嗎?然後發現精神開始飽滿起來,比起白天時還要緊張。不過,現在我第一時間不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情,反而是注意自己的物理身體有沒有安頓好。把自己的身體姿勢橋到一個最舒服的狀態,抱著枕頭與被子,感受它們軟軟的狀態。一邊覺得「好舒服喔」,然後就一覺到天亮了。
不過最近很乖,每天都有做點事,吸收點東西。不知是否因為白天都有認真,晚上也就比較容易心安。前幾個禮拜,當我又失眠時,某天晚上忍不住哭了。其後跑到沙發上,開著電視,醒醒睡睡的,半夜醒來時大汗滿身。因為妹妹上晚班,那時家裡只有我一個人,我醒來的時候非常的害怕。但是,我發現自己剛剛其實已經睡了一覺,繼續,聽著電視聲睡著了。
有時候,覺得自己往往被睡覺的事左右心情,或是忍不住要吃安眠藥,感到很不開心。同學有一次跟我說「妳本來只要擔心自己睡不好,現在妳還要擔心自己睡不好又吃藥嗎?」她說人生有好也有壞,不要只一直想壞的部份。我想也是,說真的,我人生中有太多美好的事了,如果我一直執著在自己總是無法好好入眠,而忘記那些好事,這樣就太虧了。
另外想到的是,每人生命中,好像都會有幾樣「自己的東西」,別人難以理解,可是你的生命卻是繞著這些「自己的東西」在轉。幾年前我堅定不看什麼靈修的書,而且我恨我自己吃藥,也不喜歡去看醫生的過程。然而這幾年,我一直帶著我自己的東西,發現所有事情都還繞著它轉。我會看許多有的沒有的書,相信一些事,我也開始把藥物當作一種必需品,還因為看了很多醫生而形成一些論文初步的想法。
我覺得,既然已經知道這是自己的東西,就讓它好好的跟自己過吧。我不是說,我想一直這樣吃下去。我的意思是,既然知道自己難以跟某些事物切割,就不要太勉強自己。有時候,一直勉強自己,會讓自己過度放大那些,其實可以與我們生命和平共存的東西。我們要是放大了,就容易受它影響,然後忘記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。
我現在很清楚知道,我有一些我自己的東西,所以我能試著去接受別人也有他們自己的東西。我也很謝謝週圍的人,不對我說教也不責備我。他們讓我可以慢慢的,跟我自己的東西協調,找到更好的出路。
前一陣子對瑜珈有興趣,所以去翻了一些相關的書。其實也是很希望,能夠從中找到一些讓自己平靜(最好是睡得很香甜)的方法。其中讀到很短一段話,書裡說「我們應該要把自己放開,去感受週遭的環境」。後來,我試著在床上擺了軟被子與許多枕頭,而且把床當作是睡覺時間才能接觸的地方。我往往都在沙發上看書看電視看得很累了,再回到床上,裹著軟軟的大被子,枕著舒服的枕頭睡著。
有時要是我沒有把握可以入睡,就回到沙發上,一邊開電視聽聲音,然後慢慢睡著。半夜起床的時候,再回到床上。這種模式已經試了快兩週了,我覺得還蠻有用的。
睡不著的人其實是最容易擠在自己的世界裡。因為論文的關係,我現在長駐在精神疾病、憂鬱症與失眠三個討論版上。前兩者的討論互動遠大過最後一個版。每次當我點進失眠版,就會看見,每個人po著他們自己才能理解的失眠故事,那是只有他們才懂得的言語。
每當要睡覺時,躺在床上我總是會開始想,我今天會睡著嗎?我可以嗎?然後發現精神開始飽滿起來,比起白天時還要緊張。不過,現在我第一時間不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情,反而是注意自己的物理身體有沒有安頓好。把自己的身體姿勢橋到一個最舒服的狀態,抱著枕頭與被子,感受它們軟軟的狀態。一邊覺得「好舒服喔」,然後就一覺到天亮了。
不過最近很乖,每天都有做點事,吸收點東西。不知是否因為白天都有認真,晚上也就比較容易心安。前幾個禮拜,當我又失眠時,某天晚上忍不住哭了。其後跑到沙發上,開著電視,醒醒睡睡的,半夜醒來時大汗滿身。因為妹妹上晚班,那時家裡只有我一個人,我醒來的時候非常的害怕。但是,我發現自己剛剛其實已經睡了一覺,繼續,聽著電視聲睡著了。
有時候,覺得自己往往被睡覺的事左右心情,或是忍不住要吃安眠藥,感到很不開心。同學有一次跟我說「妳本來只要擔心自己睡不好,現在妳還要擔心自己睡不好又吃藥嗎?」她說人生有好也有壞,不要只一直想壞的部份。我想也是,說真的,我人生中有太多美好的事了,如果我一直執著在自己總是無法好好入眠,而忘記那些好事,這樣就太虧了。
另外想到的是,每人生命中,好像都會有幾樣「自己的東西」,別人難以理解,可是你的生命卻是繞著這些「自己的東西」在轉。幾年前我堅定不看什麼靈修的書,而且我恨我自己吃藥,也不喜歡去看醫生的過程。然而這幾年,我一直帶著我自己的東西,發現所有事情都還繞著它轉。我會看許多有的沒有的書,相信一些事,我也開始把藥物當作一種必需品,還因為看了很多醫生而形成一些論文初步的想法。
我覺得,既然已經知道這是自己的東西,就讓它好好的跟自己過吧。我不是說,我想一直這樣吃下去。我的意思是,既然知道自己難以跟某些事物切割,就不要太勉強自己。有時候,一直勉強自己,會讓自己過度放大那些,其實可以與我們生命和平共存的東西。我們要是放大了,就容易受它影響,然後忘記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。
我現在很清楚知道,我有一些我自己的東西,所以我能試著去接受別人也有他們自己的東西。我也很謝謝週圍的人,不對我說教也不責備我。他們讓我可以慢慢的,跟我自己的東西協調,找到更好的出路。
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
圍城
高中的姐妹淘,前陣子結婚了,這段日子與她失聯,時間飛也似的過去。直到前幾天,她丟了一個網址,是她的小寶寶。我打聽著她的聯絡方式,希望可以去探望她,結果電話一接起來,她說不到幾句就,哽咽了。
她說,懷孕以後辭掉工作時,非常捨不得一位同事。當時覺得是跟那位同事太要好的緣故,可是現在想想,也許自己是投射了某種鄉愁在對方身上,是以,分開時才會這麼難受。我說,是一種對於單身沒孩子的鄉愁嗎?她說是啊,因為她意識到自己離開的不只是一個工作崗位,還有一整個生活方式。
我說「我啊......我是要打來告訴妳,有寶寶真好,我好羨慕妳喔。」
這段日子雖然聯絡的少,卻依稀感受到她的抑鬱,再見到她連生產都這麼無聲無息,心裡大概就猜到了她有點心事。我說,不要難過啦,妳的日子有那種日子的好法。她說,其實她想想也是。她說自己以前單身時還不是一天到晚想要結婚生小孩,哪有這種結婚生小孩以後再來後悔的道理。
上禮拜我去上日文課,跟一位同學聊起天來。她跟我妹同年次,她姐則跟我同年。提到她姐時她第一件說的事是「她結婚了,小孩三歲了。」那時我嚇了一大跳,因為很久沒有接觸到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,不知不覺,婚姻與孩子,已經是我們這個年紀的某種標準了。但那時,說實在的,心裡也沒有太大的失落感。畢竟自己的日子自己最懂,沒有感情與婚姻的情境,也還沒感受到那些壓力。對於一個跟我同年卻過著跟我完全不同日子的女子,我也只有旁觀的心情。
其實人生的路,真的有很多條,我們自己踩著自己的步伐,偶爾遇到了一個什麼人,被刺激了一下。我們突然以為世界不似我們想像,但其實世界本來就複雜的要命。大家走的路都很不一樣。我們過自己的日子那麼自然而然,有時也忍不住都望著人家碗裡的東西流口水。有點像是圍城,裡面的人想出來,外面的人想進去。城裡城外兩樣世界,我們是否有跨越的條件以及心理準備呢?
不過,我真是很羨慕有小寶寶的媽媽呢。
她說,懷孕以後辭掉工作時,非常捨不得一位同事。當時覺得是跟那位同事太要好的緣故,可是現在想想,也許自己是投射了某種鄉愁在對方身上,是以,分開時才會這麼難受。我說,是一種對於單身沒孩子的鄉愁嗎?她說是啊,因為她意識到自己離開的不只是一個工作崗位,還有一整個生活方式。
我說「我啊......我是要打來告訴妳,有寶寶真好,我好羨慕妳喔。」
這段日子雖然聯絡的少,卻依稀感受到她的抑鬱,再見到她連生產都這麼無聲無息,心裡大概就猜到了她有點心事。我說,不要難過啦,妳的日子有那種日子的好法。她說,其實她想想也是。她說自己以前單身時還不是一天到晚想要結婚生小孩,哪有這種結婚生小孩以後再來後悔的道理。
上禮拜我去上日文課,跟一位同學聊起天來。她跟我妹同年次,她姐則跟我同年。提到她姐時她第一件說的事是「她結婚了,小孩三歲了。」那時我嚇了一大跳,因為很久沒有接觸到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,不知不覺,婚姻與孩子,已經是我們這個年紀的某種標準了。但那時,說實在的,心裡也沒有太大的失落感。畢竟自己的日子自己最懂,沒有感情與婚姻的情境,也還沒感受到那些壓力。對於一個跟我同年卻過著跟我完全不同日子的女子,我也只有旁觀的心情。
其實人生的路,真的有很多條,我們自己踩著自己的步伐,偶爾遇到了一個什麼人,被刺激了一下。我們突然以為世界不似我們想像,但其實世界本來就複雜的要命。大家走的路都很不一樣。我們過自己的日子那麼自然而然,有時也忍不住都望著人家碗裡的東西流口水。有點像是圍城,裡面的人想出來,外面的人想進去。城裡城外兩樣世界,我們是否有跨越的條件以及心理準備呢?
不過,我真是很羨慕有小寶寶的媽媽呢。
報告
剛剛寫完我這學期第一份報告,比起以往總在學期末狂擠文字的窘境,這次很從容。其實只要把架構想好,將平常念書做的摘要以及MEMO中的分析改寫一遍放進去,再依照這樣的論點去討論經驗資料就可以了。總之,這份報告寫得很輕鬆,但是算是我這學期念過的書的集結。
以前寫完報告就會想去閒混,可惜我還有另一份報告。由於是指導教授的課,跟老師商量好,這份報告有點像是論文初稿,所以可以慢一點寫。多念一點東西,多想一些架構,然後再來動筆好了。
以往寫完報告都有「結束了」的感覺,然而這次寫完我知道離「結束了」還有一段漫長的旅途。漫漫長路中可以做的就是念書、打摘要、寫MEMO,期待有一天它們都可以放進論文的某一塊,佔點字數與版面。
以前寫完報告就會想去閒混,可惜我還有另一份報告。由於是指導教授的課,跟老師商量好,這份報告有點像是論文初稿,所以可以慢一點寫。多念一點東西,多想一些架構,然後再來動筆好了。
以往寫完報告都有「結束了」的感覺,然而這次寫完我知道離「結束了」還有一段漫長的旅途。漫漫長路中可以做的就是念書、打摘要、寫MEMO,期待有一天它們都可以放進論文的某一塊,佔點字數與版面。
2009年6月22日 星期一
自得其樂的人
那天早上我做了一個夢,夢裡的人超級白目的。記得我在夢裡一直罵他一直罵他,罵了很久。在夢裡罵的時候覺得很不順,覺得好像不夠大聲。然而一大聲罵出聲後,我就醒了。醒來以後想要繼續睡,結果又夢到自己要罵他。這樣睡睡醒醒中,我聽到我妹走進房間說「妳到底在講什麼啦?」。那時我聽到了心下第一個閃過的念頭是,我在作夢啦,不要吵我。朦朧中感覺我妹走到我旁邊,發現剛剛她聽到的聲音原來都是夢話,就莫名奇妙的走了。
剛剛去看了電影「醉後大丈夫」(The Hangover),看的時候就笑得不行。回家以後,突然又想到某些片中的笑點,一個人像瘋子一樣笑得拍桌子。我妹走出來說「妳到底在笑什麼!」我說,我剛剛突然想起某一幕,覺得好好笑。我妹愣了一下說「妳也蠻能自得其樂的,那天我聽到妳作夢在跟人講話,講的很高興。」感覺我現在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啊,真是的。
不過,醉後大丈夫真的有很多巧思,讓人從頭笑到尾。坐我旁邊的兩個陌生人毫不避忌的大笑,我也就哇哈哈哈的笑出來了,偶爾居然還想拍手。真是很能自得其樂的人,不錯不錯。不過,要去看的人要有心理準備,這部片的笑點有點成人味。(想到某一幕,我又自己笑起來了)
剛剛去看了電影「醉後大丈夫」(The Hangover),看的時候就笑得不行。回家以後,突然又想到某些片中的笑點,一個人像瘋子一樣笑得拍桌子。我妹走出來說「妳到底在笑什麼!」我說,我剛剛突然想起某一幕,覺得好好笑。我妹愣了一下說「妳也蠻能自得其樂的,那天我聽到妳作夢在跟人講話,講的很高興。」感覺我現在常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啊,真是的。
不過,醉後大丈夫真的有很多巧思,讓人從頭笑到尾。坐我旁邊的兩個陌生人毫不避忌的大笑,我也就哇哈哈哈的笑出來了,偶爾居然還想拍手。真是很能自得其樂的人,不錯不錯。不過,要去看的人要有心理準備,這部片的笑點有點成人味。(想到某一幕,我又自己笑起來了)
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
新朋友的新原則
今天在網路上遇到好久不見的朋友,比起以往說不到幾句話的冷清,今天倒是聊了許多。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他變的活潑了,他自己也說,現在越來越不害羞了。不過,他似乎也走到一個極端,打了很多的字,取笑了我一些事,並且說,他現在變了,有了自己的原則。他說,跟人相處就是要把原則設定好,然後問我,我有什麼原則?
我說我其實沒有原則,對方就嗆我「妳一定有地雷。」然而我說除了對自己誠實之外,我也沒有什麼特別原則。絕不是我不在意任何事,只是我覺得生活太複雜,情境太多樣,原則根本就沒有用。尤其是在待人處事,有利益關係與沒有利益關係的待人是不同的。對於自己看重的友誼與不想費心的人物,原則也是會改變的。當我在意一個朋友時,我會好好的講,好好的磨合;當我根本不想鳥對方時,這時我才會說「我的原則是...,你剛剛踩到○○地雷。」
對方說完了自己的原則以後,說他感到很抱歉,好像都是他在制訂規則。我說其實啊,也沒有什麼好抱歉的,你制訂你的規則,我要不要遵守是我的事。曾經這麼溫和的人如今這麼的有guts,令我讚嘆之餘,也體會到過與不及如何具體實現在生活中。不過他現在正是在蛻變的時候,自我意識總是比較強烈的。以前,要是遇到這樣久違又反差很大的人,我想我會抓狂吧。不過現在真的是覺得「你有原則,我有對策」。為這種事覺得莫名奇妙,也是太嚴肅的情緒了。
不過,我發現週圍當過兵的、上了班的朋友,真的很容易用強勢的語氣說出很多話。有時我覺得自己之所以可以用「對自己誠實」這種模糊的東西來當原則,也許是一種特權吧,一種未受侵擾與壓榨的特權。某個程度上我實在是過的太輕鬆了點。
我說我其實沒有原則,對方就嗆我「妳一定有地雷。」然而我說除了對自己誠實之外,我也沒有什麼特別原則。絕不是我不在意任何事,只是我覺得生活太複雜,情境太多樣,原則根本就沒有用。尤其是在待人處事,有利益關係與沒有利益關係的待人是不同的。對於自己看重的友誼與不想費心的人物,原則也是會改變的。當我在意一個朋友時,我會好好的講,好好的磨合;當我根本不想鳥對方時,這時我才會說「我的原則是...,你剛剛踩到○○地雷。」
對方說完了自己的原則以後,說他感到很抱歉,好像都是他在制訂規則。我說其實啊,也沒有什麼好抱歉的,你制訂你的規則,我要不要遵守是我的事。曾經這麼溫和的人如今這麼的有guts,令我讚嘆之餘,也體會到過與不及如何具體實現在生活中。不過他現在正是在蛻變的時候,自我意識總是比較強烈的。以前,要是遇到這樣久違又反差很大的人,我想我會抓狂吧。不過現在真的是覺得「你有原則,我有對策」。為這種事覺得莫名奇妙,也是太嚴肅的情緒了。
不過,我發現週圍當過兵的、上了班的朋友,真的很容易用強勢的語氣說出很多話。有時我覺得自己之所以可以用「對自己誠實」這種模糊的東西來當原則,也許是一種特權吧,一種未受侵擾與壓榨的特權。某個程度上我實在是過的太輕鬆了點。
2009年6月19日 星期五
新的開始
這篇雖然是說新的開始,然而是圍繞著昨天一個結束的儀式。
昨天,上完這學期最後一門課,老師早在好幾週前,就要求我們期末要以唱歌結尾。昨天下課完,大家殺到錢櫃去,點了一堆奇奇怪怪的歌。有人跳舞,有人唱老歌,而我則是在本班完全都是酷男的情況下,不斷充當男女對唱的男聲,還跳了一段不倫不類的豔舞,並且非常投入的嘶吼著。
以下的說辭也許會令人啼笑皆非,但我真的是在念了兩年社會所之後,變成今天在錢櫃這麼放的開的女人。在這段日子中,越來越明白自己是一個開放的過程,不去珍惜自己可以做到的事,徒然讓自己受限,就無法再前進了。以前,我總是對自己有一種特定的期待,雖然它與我的本性也許不一。我很想要hold住這樣一種期待,但是我在小班的上課中,與助教學生的討論中,與訪談對象互動中,或是與老師一對一的討論中,都深深的感覺的,如果我要做我理想中的那個人,會失去很多成長的機會。念社會所是很快樂的,有很多討論,會遇見很特異的人,也有對學生友善主動開放的老師。在這種環境中,會讓人很想做自己,很想要誠實的面對自己與世界,因為週遭的一切都是這麼真誠。
說到真誠,研究所生涯中,真實的不得了的,也有我窘迫的生活。研究所不比以前有很多時間可以打工。在碩一的時候,常常覺得自己很窮,有時會因為錢不夠用而感到很絕望。尤其以前的同學都已經開始工作,有一定的存款可以出國去玩時,就會覺得失落。不過,窮了一段日子後,發現也不是不能過,隨著投入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多,花費也少了很多。三個月前老師的計劃結束了,這三個月來是我念研究所以來最窮的日子。不過,日子卻沒有什麼很大的挫折感,每天吃自助餐,幾乎不再逛街,沒有再花到什麼錢。我想我會一直懷念這種感覺,簡樸的不得了的感覺。有時發覺其實生活只要吃飽與念書就很足夠了。
修課讓我想更開放自己,窘迫給我珍惜所有的結論。得出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,我越來越愛現了。
一直都喜歡唱歌的我,現在去ktv時毫不遲疑的放開來唱。以前曾經矜持的我,現在覺得只要投入一件事情,就算是破音與走音都是好的。生命就是這樣多變與真實啊,所以要好好的投入每一次拿麥克風的機會,並且投入的去唱。
不過我沒破音也沒走音,超滿意的,做自己時,事情就會做得很好。真高興研究所最後一堂課是去唱歌,它對我深具意義。
也許這不是因為念社會所的關係,而只是因為我老了?anyway,有感而發。接下來就真的只有論文了。
昨天,上完這學期最後一門課,老師早在好幾週前,就要求我們期末要以唱歌結尾。昨天下課完,大家殺到錢櫃去,點了一堆奇奇怪怪的歌。有人跳舞,有人唱老歌,而我則是在本班完全都是酷男的情況下,不斷充當男女對唱的男聲,還跳了一段不倫不類的豔舞,並且非常投入的嘶吼著。
以下的說辭也許會令人啼笑皆非,但我真的是在念了兩年社會所之後,變成今天在錢櫃這麼放的開的女人。在這段日子中,越來越明白自己是一個開放的過程,不去珍惜自己可以做到的事,徒然讓自己受限,就無法再前進了。以前,我總是對自己有一種特定的期待,雖然它與我的本性也許不一。我很想要hold住這樣一種期待,但是我在小班的上課中,與助教學生的討論中,與訪談對象互動中,或是與老師一對一的討論中,都深深的感覺的,如果我要做我理想中的那個人,會失去很多成長的機會。念社會所是很快樂的,有很多討論,會遇見很特異的人,也有對學生友善主動開放的老師。在這種環境中,會讓人很想做自己,很想要誠實的面對自己與世界,因為週遭的一切都是這麼真誠。
說到真誠,研究所生涯中,真實的不得了的,也有我窘迫的生活。研究所不比以前有很多時間可以打工。在碩一的時候,常常覺得自己很窮,有時會因為錢不夠用而感到很絕望。尤其以前的同學都已經開始工作,有一定的存款可以出國去玩時,就會覺得失落。不過,窮了一段日子後,發現也不是不能過,隨著投入讀書的時間越來越多,花費也少了很多。三個月前老師的計劃結束了,這三個月來是我念研究所以來最窮的日子。不過,日子卻沒有什麼很大的挫折感,每天吃自助餐,幾乎不再逛街,沒有再花到什麼錢。我想我會一直懷念這種感覺,簡樸的不得了的感覺。有時發覺其實生活只要吃飽與念書就很足夠了。
修課讓我想更開放自己,窘迫給我珍惜所有的結論。得出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,我越來越愛現了。
一直都喜歡唱歌的我,現在去ktv時毫不遲疑的放開來唱。以前曾經矜持的我,現在覺得只要投入一件事情,就算是破音與走音都是好的。生命就是這樣多變與真實啊,所以要好好的投入每一次拿麥克風的機會,並且投入的去唱。
不過我沒破音也沒走音,超滿意的,做自己時,事情就會做得很好。真高興研究所最後一堂課是去唱歌,它對我深具意義。
也許這不是因為念社會所的關係,而只是因為我老了?anyway,有感而發。接下來就真的只有論文了。
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
關於你反對的東西
前陣子我又開始睡不著了,所以翻出以前看的書再看一次,結果一看就是幾個小時。後來我才想到,我應該去看一些生硬的書才對。就像我今天中午本來坐在沙發上看英文教科書,不知不覺就睡了兩個小時。
我最喜歡的書是《人性枷鎖》,每一次讀它都有不同的感覺,在意的點都不一樣。以前我很氣的是男主角的愛情被玩弄了,這次再看,我發現一個以前我總是馬馬虎虎看過的人物,居然是這麼的有啟發性。
他是一個說自己愛著「真、善、美」的人。抱持這個原則他總是輕易的透露出對俗世的不屑。讀到後來你會明白,他之所以這麼堅持「真、善、美」,是因為它們過於空泛,有太多的操作之處。
這個人不擅長太精深的辯論,第一,他不屑。他覺得事物(即便是學問)若是過於實事求是,反而隱藏了它最真實的一面;第二,他不能。其實他只是一個,用很空泛的話與理想來包裝自己的人。而令人最難以忍受的,是他往往用這樣的態度,對那些無論有意了解他,或是想要電他的人,擺出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樣子。我可以接受草包,但是我不能接受用傷害、中斷別人對話來證明自己的草包。這是草包界的最低階層。此外,很多草包是很有個性的,因為他們免不了在他人質疑中惱羞成怒。「我覺得你不懂。」是他們發火的原因。
他們對於許多事物的反對,那「反對」本身,就是他們的「堅持」。我想作者寫這個人物是很有企圖心的,他花了一些段落在刻劃這個人前期出現與後期時的「始終如一」。面對著一直在摸索反思成長的男主角,這個膨風的草包不改自信。但他在男主角與讀者的眼中,已經從一個近乎偶像的人,變成一個草包了。真的要說什麼人是草包,我一直覺得是那種,用某種華麗或是體面的外貌,堅持某種事物的人。他們的論點一旦受到質疑,他們就會說「是你不懂。」把對話中止了。
這個草包是一個衣食不匱乏的人,當男主角為了生活費發愁,在離家的日子裡看到了因為貧窮而餓肚子的人。這些胃抽筋、臉色發黃或是餓死的人們,都讓他體驗到了生命中無可奈何必須掙扎的地方。他在這樣的困頓中漸漸學會人生與「真、善、美」表面上相悖的事物,卻又體會出自己的一套「真、善、美」。當有錢的草包事隔幾年,俊美的臉龐已經不再,那些堅持以一種近乎習慣的惰性,展現在他的輕蔑言詞與表情中,疲態盡現。
毛姆的小說裡,有時會出現這樣的人物。他們秉持優美的價值觀,卻帶著譏諷看著世界,世界裡所有事都不優美,都不是純粹的。最後他們就用笑看人生的方式,冷笑過日子。我常常覺得是他們把日子過成這樣,而不是他們被日子挫敗至如此。
我最喜歡的書是《人性枷鎖》,每一次讀它都有不同的感覺,在意的點都不一樣。以前我很氣的是男主角的愛情被玩弄了,這次再看,我發現一個以前我總是馬馬虎虎看過的人物,居然是這麼的有啟發性。
他是一個說自己愛著「真、善、美」的人。抱持這個原則他總是輕易的透露出對俗世的不屑。讀到後來你會明白,他之所以這麼堅持「真、善、美」,是因為它們過於空泛,有太多的操作之處。
這個人不擅長太精深的辯論,第一,他不屑。他覺得事物(即便是學問)若是過於實事求是,反而隱藏了它最真實的一面;第二,他不能。其實他只是一個,用很空泛的話與理想來包裝自己的人。而令人最難以忍受的,是他往往用這樣的態度,對那些無論有意了解他,或是想要電他的人,擺出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樣子。我可以接受草包,但是我不能接受用傷害、中斷別人對話來證明自己的草包。這是草包界的最低階層。此外,很多草包是很有個性的,因為他們免不了在他人質疑中惱羞成怒。「我覺得你不懂。」是他們發火的原因。
他們對於許多事物的反對,那「反對」本身,就是他們的「堅持」。我想作者寫這個人物是很有企圖心的,他花了一些段落在刻劃這個人前期出現與後期時的「始終如一」。面對著一直在摸索反思成長的男主角,這個膨風的草包不改自信。但他在男主角與讀者的眼中,已經從一個近乎偶像的人,變成一個草包了。真的要說什麼人是草包,我一直覺得是那種,用某種華麗或是體面的外貌,堅持某種事物的人。他們的論點一旦受到質疑,他們就會說「是你不懂。」把對話中止了。
這個草包是一個衣食不匱乏的人,當男主角為了生活費發愁,在離家的日子裡看到了因為貧窮而餓肚子的人。這些胃抽筋、臉色發黃或是餓死的人們,都讓他體驗到了生命中無可奈何必須掙扎的地方。他在這樣的困頓中漸漸學會人生與「真、善、美」表面上相悖的事物,卻又體會出自己的一套「真、善、美」。當有錢的草包事隔幾年,俊美的臉龐已經不再,那些堅持以一種近乎習慣的惰性,展現在他的輕蔑言詞與表情中,疲態盡現。
毛姆的小說裡,有時會出現這樣的人物。他們秉持優美的價值觀,卻帶著譏諷看著世界,世界裡所有事都不優美,都不是純粹的。最後他們就用笑看人生的方式,冷笑過日子。我常常覺得是他們把日子過成這樣,而不是他們被日子挫敗至如此。
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
順性而為
之前有一次在候診時,旁邊一對夫妻帶著他們可愛到可以拍廣告的baby。那個長得超可愛的baby,有些很特別的際遇,讓他真的有點超出現實的感覺。
我覺得他是一個按鈕會笑的娃娃,不過電池快沒電,所以會lag。
他父母一直逗弄他,用著大聲的拍手以及聲音。娃娃有點累,或是該說有點不知道自己可以為父母做些什麼。父母於是更加強了音量,然後小孩終於大笑了一聲。我轉過頭去剛好看見他笑完呆滯的表情,按鈕被按到了,他的動作完成了。他的父母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,然而連我這個坐在旁邊的無名女人都有點厭倦了,而且有點憤慨。小朋友的笑容是他的開心所致,或只是父母不斷加重力道的按他的按鈕呢?我覺得那個娃娃很衰,他總想看看週邊的事物,然而他媽媽總是要出現在他視野範圍內不斷的拍手或是喊叫。這種人為製造的刺激強度可以人工調整,那小娃娃即使有他的一些可稱天性的東西,都不得不投降了。
現在身邊也有些按鈕人,可以被一句話或一個動作開始一系列的指令。然而事情結束後他們馬上就一副淡然的樣子,你很難想到剛剛那些熱切的神情可以這麼急速的冷卻。就不知道他們是否曾經是這種按鈕寶寶,情願或不情願的,一直被按鈕與充電,截至目前是這麼生活著。
我覺得他是一個按鈕會笑的娃娃,不過電池快沒電,所以會lag。
他父母一直逗弄他,用著大聲的拍手以及聲音。娃娃有點累,或是該說有點不知道自己可以為父母做些什麼。父母於是更加強了音量,然後小孩終於大笑了一聲。我轉過頭去剛好看見他笑完呆滯的表情,按鈕被按到了,他的動作完成了。他的父母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,然而連我這個坐在旁邊的無名女人都有點厭倦了,而且有點憤慨。小朋友的笑容是他的開心所致,或只是父母不斷加重力道的按他的按鈕呢?我覺得那個娃娃很衰,他總想看看週邊的事物,然而他媽媽總是要出現在他視野範圍內不斷的拍手或是喊叫。這種人為製造的刺激強度可以人工調整,那小娃娃即使有他的一些可稱天性的東西,都不得不投降了。
現在身邊也有些按鈕人,可以被一句話或一個動作開始一系列的指令。然而事情結束後他們馬上就一副淡然的樣子,你很難想到剛剛那些熱切的神情可以這麼急速的冷卻。就不知道他們是否曾經是這種按鈕寶寶,情願或不情願的,一直被按鈕與充電,截至目前是這麼生活著。
考試時被注視
每當期中、期末考週時,我總是會去幫老師監考。一次是大班必修課,課程內容是基本而且需要努力的學科基本功;一個則是比較再細一點的選修。老師對前者監考的標準非常嚴格,往往兩位助教一個坐講台,一個在台下繞。一次、兩次監考對我來說是新鮮,畢竟以前都是我被監考。不過過後這種感覺就慢慢的淡掉了,隨著每一次考試開始。我心裡想的就是,把這份工作做好。
我所謂「把這份工作做好」意即一直慢慢的在同學身邊走著。聽說,老師對這門課考試時的嚴陣以待,一直以來都有引起同學的不滿。同學總是覺得,老師不相信他們。其實,在我之前監考的時候,我從不真心相信有什麼人會在這種狀況下作弊。不過後來真的有人被抓到了,這令我回想起大學曾經有一位學妹。她在很多課的考試中作弊,後來轉到很有市場價值的會計系了。那時轉系名額是有限的,而她就用了作弊轉系成功,用了作弊把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拿走了。
我覺得,其實,有時規範以及監控(我還是用凝視這個比較浪漫的字眼好了),與其說是在懷疑別人,其實我在意的是那些用功的人。他們也許念到吐,熬夜等等,但是那都是他們的努力。與其說嚴格的監考是在懷疑同學,我反而覺得是在保障那些用功的人。在我還需要考試時,我很少因為助教走到我身邊而不高興,因為我的書都收到包包裡,我沒有任何小抄,我只有一隻筆還有腦袋裡可能一團漿糊的東西。但我很明確知道即便作答申論的再爛,這些都是「我自己的東西」,沒有一個人的答案可以跟我一樣鳥,或是,一樣有創意。我自己在考試時,遇到嚴格的助教也會令我覺得比較公平。
後來我監考時總是比較留心,也許在同學眼中就是一個多疑的監考助教吧。但是當我看到那些埋頭苦寫的同學們,就覺得,這樣做是正確的。這並不是應和老師的官方說法,這是我真心的話。為了公平,我覺得這樣執行是對的。
除了對監考這件事的態度以外,近來,也漸漸形成一種感覺:禁不起懷疑的人,難以成長。我想那些對監考嚴格不滿的同學,也有些人是真的沒有作弊的念頭,只是不喜歡被懷疑的感覺。我不想悠閒的說「你沒作弊幹嘛ㄍㄞ?」然而我覺得,因為被懷疑,而且因為自己根本不會做這樣的事情,也許更應該證明「老子/老娘就是不會作弊。」,或是有這樣的自信顯露出來。你也不用考得很好,可是起碼你要有那種坦然的架勢吧。
我身邊,有些朋友,還有我。有些時候,總是在被質疑時就趕快說「這是我覺得啦...」有時也許還有討論的空間,我們卻急著把事情簡約為個人的念頭。後來想想那是非常可惜的,其實每個人都有「我覺得」的部份。也許不要急著用「我覺得」來打住對話,可以拓展自己的世界多一點。
再說回監考,另外一場考試,修課人數少,課程較細也較難。老師讓同學open book,通常我只要讓同學都簽到後,就可以在講台念自己的書。念到他們開始交卷時,我會勉強看一些我其實完全不懂的東西。然後呢,今天我看到一張很有喜感的考卷,連我這個外行人都知道他根本是用掰的。然後我想起大學某一年的考試,我帶著一隻筆去,從頭掰到尾。那場考試的老師會讓學生作弊,名聞遐邇。
期末考那天,平常有去上課,聽老師念著幾百年前的課本的我們寥寥數人,看到湧進教室的人潮感到不可思議。這堂課有這麼多人修,平常上課人數卻是個位數,在搞屁啊。這些人潮帶著他們悉心準備的精美小抄,人手一份。我在講台前坐下考試,老師沒多久就走出去了。小抄與小聲笑鬧此起彼落,那堂課是我印象最差的一門課,如果真的要說我們學校有什麼爛老師,我數的出來的就是她。
我所謂「把這份工作做好」意即一直慢慢的在同學身邊走著。聽說,老師對這門課考試時的嚴陣以待,一直以來都有引起同學的不滿。同學總是覺得,老師不相信他們。其實,在我之前監考的時候,我從不真心相信有什麼人會在這種狀況下作弊。不過後來真的有人被抓到了,這令我回想起大學曾經有一位學妹。她在很多課的考試中作弊,後來轉到很有市場價值的會計系了。那時轉系名額是有限的,而她就用了作弊轉系成功,用了作弊把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拿走了。
我覺得,其實,有時規範以及監控(我還是用凝視這個比較浪漫的字眼好了),與其說是在懷疑別人,其實我在意的是那些用功的人。他們也許念到吐,熬夜等等,但是那都是他們的努力。與其說嚴格的監考是在懷疑同學,我反而覺得是在保障那些用功的人。在我還需要考試時,我很少因為助教走到我身邊而不高興,因為我的書都收到包包裡,我沒有任何小抄,我只有一隻筆還有腦袋裡可能一團漿糊的東西。但我很明確知道即便作答申論的再爛,這些都是「我自己的東西」,沒有一個人的答案可以跟我一樣鳥,或是,一樣有創意。我自己在考試時,遇到嚴格的助教也會令我覺得比較公平。
後來我監考時總是比較留心,也許在同學眼中就是一個多疑的監考助教吧。但是當我看到那些埋頭苦寫的同學們,就覺得,這樣做是正確的。這並不是應和老師的官方說法,這是我真心的話。為了公平,我覺得這樣執行是對的。
除了對監考這件事的態度以外,近來,也漸漸形成一種感覺:禁不起懷疑的人,難以成長。我想那些對監考嚴格不滿的同學,也有些人是真的沒有作弊的念頭,只是不喜歡被懷疑的感覺。我不想悠閒的說「你沒作弊幹嘛ㄍㄞ?」然而我覺得,因為被懷疑,而且因為自己根本不會做這樣的事情,也許更應該證明「老子/老娘就是不會作弊。」,或是有這樣的自信顯露出來。你也不用考得很好,可是起碼你要有那種坦然的架勢吧。
我身邊,有些朋友,還有我。有些時候,總是在被質疑時就趕快說「這是我覺得啦...」有時也許還有討論的空間,我們卻急著把事情簡約為個人的念頭。後來想想那是非常可惜的,其實每個人都有「我覺得」的部份。也許不要急著用「我覺得」來打住對話,可以拓展自己的世界多一點。
再說回監考,另外一場考試,修課人數少,課程較細也較難。老師讓同學open book,通常我只要讓同學都簽到後,就可以在講台念自己的書。念到他們開始交卷時,我會勉強看一些我其實完全不懂的東西。然後呢,今天我看到一張很有喜感的考卷,連我這個外行人都知道他根本是用掰的。然後我想起大學某一年的考試,我帶著一隻筆去,從頭掰到尾。那場考試的老師會讓學生作弊,名聞遐邇。
期末考那天,平常有去上課,聽老師念著幾百年前的課本的我們寥寥數人,看到湧進教室的人潮感到不可思議。這堂課有這麼多人修,平常上課人數卻是個位數,在搞屁啊。這些人潮帶著他們悉心準備的精美小抄,人手一份。我在講台前坐下考試,老師沒多久就走出去了。小抄與小聲笑鬧此起彼落,那堂課是我印象最差的一門課,如果真的要說我們學校有什麼爛老師,我數的出來的就是她。
人家怨氣
怨氣是會發散出來的,像燈光一樣。發光那個地方很亮,旁邊也有人被照到。也許是現在總是窩在一個小小研究室,與別人的生活是如此相貼,加上在小空間裡長期待著的人總是過份敏感的。我於是在近期特別容易感覺到,週圍人的心情。
有的朋友可以開口,可以詢問,可以談心;有的朋友卻不是這樣的親近,於是日復一日聽著他也許自己都沒有察覺的嘆氣聲。每嘆一聲我就難以忍受,那種幽幽的氣在我週圍流竄。讓心情沒事的我不耐,心情不好的我生氣。這是一個敏感人在小空間的易感故事。而我這個敏感人也是一個,會嘆氣的人。最近因為後頭不止的嘆氣聲,我突然想起以前大學打工時,我跟美如待在小小的研究室裡。那時我常嘆氣,美如會說「不要嘆氣喔,嘆氣的人會老得快。」也許美如是真心的想要鼓勵我,而我現在也明白那種鼓勵是出自善意,也同樣美如想要拯救自己不被我的負面能量影響。人呢,不是一個物體,固著在某個點上後就在那點上與他人無關。我們一言一語一鼻息,其實都會影響到他人的感受。在我身後連嘆三次氣,實在讓我不得不開始焦慮。
有的朋友可以開口,可以詢問,可以談心;有的朋友卻不是這樣的親近,於是日復一日聽著他也許自己都沒有察覺的嘆氣聲。每嘆一聲我就難以忍受,那種幽幽的氣在我週圍流竄。讓心情沒事的我不耐,心情不好的我生氣。這是一個敏感人在小空間的易感故事。而我這個敏感人也是一個,會嘆氣的人。最近因為後頭不止的嘆氣聲,我突然想起以前大學打工時,我跟美如待在小小的研究室裡。那時我常嘆氣,美如會說「不要嘆氣喔,嘆氣的人會老得快。」也許美如是真心的想要鼓勵我,而我現在也明白那種鼓勵是出自善意,也同樣美如想要拯救自己不被我的負面能量影響。人呢,不是一個物體,固著在某個點上後就在那點上與他人無關。我們一言一語一鼻息,其實都會影響到他人的感受。在我身後連嘆三次氣,實在讓我不得不開始焦慮。
寫東西這件事
學術寫作的技巧,感覺自己是越來越有進步了。然而,對於自己一直喜歡寫的雜文、對於生活的想法或是感觸,卻慢慢的沒有力氣。一部份是念書佔掉我一點時間,一部份也是我其實日子過的簡單無比,而難以找到一些有感想的地方。
我曾經很認真的想過這件事情,對於自己的改變只覺得,也許在熬論文時期就是該如此的平淡吧。昨天聽到學長姐方享論文寫作經驗,聽到一件讓我好心碎的事喔。他們說,如果是有志於某些工作的同學,其實,論文可以做相關的東西。因為在田野與文獻搜集上,可以更了解產業。聽完以後我心裡大叫「為什麼我研一時都沒有人跟我這樣講!」如果研一聽到這種想法,也許我可以改做出版業、作家或是跨國旅行作家的田野,畢竟,那是人家的志願啊,吼。
昨天跟同學聊天,阿家聊到,最近很少寫部落格或是很少在bbs個人版上po「正文」,因為寫作的心思以及打字的力氣都被期末報告瓜分掉了。如果真有什麼文章,標題就是「哇」,內文即是「今天打完報告初稿真開心」這種只有自己深刻開心的體驗。
同學跟我說,她之後很想要開一個關於自己論文的部落格,因為她做的是都市文化的部份,她希望可以把自己跑過的田野店家一一在部落格上介紹給網友。我覺得這idea很有趣,我也很想要跟進。也許是把自己對於論文的想法、相關經驗放在網路上。也或許是,可以寫一些自己在論文中遇到的困難或有趣的事。希望過一段時間可以來做這件事。
我曾經很認真的想過這件事情,對於自己的改變只覺得,也許在熬論文時期就是該如此的平淡吧。昨天聽到學長姐方享論文寫作經驗,聽到一件讓我好心碎的事喔。他們說,如果是有志於某些工作的同學,其實,論文可以做相關的東西。因為在田野與文獻搜集上,可以更了解產業。聽完以後我心裡大叫「為什麼我研一時都沒有人跟我這樣講!」如果研一聽到這種想法,也許我可以改做出版業、作家或是跨國旅行作家的田野,畢竟,那是人家的志願啊,吼。
昨天跟同學聊天,阿家聊到,最近很少寫部落格或是很少在bbs個人版上po「正文」,因為寫作的心思以及打字的力氣都被期末報告瓜分掉了。如果真有什麼文章,標題就是「哇」,內文即是「今天打完報告初稿真開心」這種只有自己深刻開心的體驗。
同學跟我說,她之後很想要開一個關於自己論文的部落格,因為她做的是都市文化的部份,她希望可以把自己跑過的田野店家一一在部落格上介紹給網友。我覺得這idea很有趣,我也很想要跟進。也許是把自己對於論文的想法、相關經驗放在網路上。也或許是,可以寫一些自己在論文中遇到的困難或有趣的事。希望過一段時間可以來做這件事。
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
一個學期這麼快!
這學期有一門跟老闆一對一的專題討論課。之前我也提過,這堂課主要是以我讀書寫memo,老闆再跟我討論的方式進行。第一次上課老闆就說我用字不精確沒邏輯,隨後,每當要寫memo時,我通常都要窩在reading裡一陣子,抓頭之後花幾天才可以寫完。
每次寫完都有種超痛快又進步的感覺,每次咪挺過後也都跟老闆多討論了一些。
今天,最後一次專討。我一走進老師研究室,他說「妳寫得很好ㄟ」這次專討十分鐘內結束。老師說,我進步很多,自己有沒有感覺。
感覺超強烈啊,感覺自己對於論點的掌握,文字的表達都有了更多的控制能力。
尤其老師安排的進度,學期初讀一個作者在1970年的批判論點;學期末念他1994年的修正論點。1970年他曾經不在意的事,或是視為負面效果的東西。觀點提出以後,有好長一段時間、無論是理論或是實際狀況,都有人質疑他的論點。他也一一回應了,起先有點像是在硬凹,但是他還是根據這些挑戰論點,修正了自己原先的批判。
我今天跟老師說,開學初念他的東西,期末又念到他的轉折,這件事讓我很感嘆。而且,這學期的閱讀幾乎都是繞著他一開始的論點出發了,到今天有種收尾的感覺。這種有始有終的感覺真好,只是,時間真的過得很快。我怎麼覺得沒過多久,就已經期末了。然後,之後要開始寫proposal了,我也要進入,論文的寫作中。真希望這件事也會是有始有終的,加油。
每次寫完都有種超痛快又進步的感覺,每次咪挺過後也都跟老闆多討論了一些。
今天,最後一次專討。我一走進老師研究室,他說「妳寫得很好ㄟ」這次專討十分鐘內結束。老師說,我進步很多,自己有沒有感覺。
感覺超強烈啊,感覺自己對於論點的掌握,文字的表達都有了更多的控制能力。
尤其老師安排的進度,學期初讀一個作者在1970年的批判論點;學期末念他1994年的修正論點。1970年他曾經不在意的事,或是視為負面效果的東西。觀點提出以後,有好長一段時間、無論是理論或是實際狀況,都有人質疑他的論點。他也一一回應了,起先有點像是在硬凹,但是他還是根據這些挑戰論點,修正了自己原先的批判。
我今天跟老師說,開學初念他的東西,期末又念到他的轉折,這件事讓我很感嘆。而且,這學期的閱讀幾乎都是繞著他一開始的論點出發了,到今天有種收尾的感覺。這種有始有終的感覺真好,只是,時間真的過得很快。我怎麼覺得沒過多久,就已經期末了。然後,之後要開始寫proposal了,我也要進入,論文的寫作中。真希望這件事也會是有始有終的,加油。
2009年6月9日 星期二
觀光景觀
去景點時總是有些景象令我印象深刻,就是很狼狽的父母。大汗滿頭、吆喝著小孩不要亂跑,牽了這個還要盯著那個。有時他們形成一道人牆,擋住了後面的人,形單影隻的我只要一小步就可以跳過他們。然而卻卡在他們一致的步伐,而感到有點惱怒。很久之後,我又再一次去了充滿這種人牆的地方,突然想起自己的小時候。那時的父母,也總是狼狽與笨拙。小孩子隨意的奔跑,大人們無時無刻不掛心著小朋友。我也是這樣被拉拔大的呢。
人是不是在某個年紀,就會開始找回大量童年的記憶。我好像是在這個,我媽媽已經生了我的27歲前,聽聞兩位同學結婚懷孕,而突然發現到自己也許有一天會踏上同樣的路途。那不再是遙遠的未來,而有可能不過幾年就來了。接著,我才懂得那些不放心的眼光,以及時刻的關注,以及形成的路障,對於我們的意義。
人是不是在某個年紀,就會開始找回大量童年的記憶。我好像是在這個,我媽媽已經生了我的27歲前,聽聞兩位同學結婚懷孕,而突然發現到自己也許有一天會踏上同樣的路途。那不再是遙遠的未來,而有可能不過幾年就來了。接著,我才懂得那些不放心的眼光,以及時刻的關注,以及形成的路障,對於我們的意義。
2009年6月8日 星期一
忙著
人生,真的很多意外呢,大的可能是人倫悲劇,微小的就是一個有突發事件而忙了一個早上加下午的研究生。連我自己都對今天感到非常錯愕。尤其,今天本是我預定要收進度寫作業的日子。
最近,我身上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。原本名義上擔任社會所研學會副會長的我,跟會長兩人一直過著事不干己的日子。直到前陣子,正義感同學開砲了,加上系上現在也將學生代表放進會議裡,研學會再無法這麼輕鬆的有名無實。而會長最近有事,我就試著做了一些相關的事。
我不是一個很懂管理、辦活動或是跟人合作的人。其實我也不想要懂,有人說這是我們學校的校風,雖然不喜歡被貼上「某校的人就是這樣」,但是當朋友提起時,我自己也無法否認,我很喜歡自己做事,而且是做自己的事。這種人活在倡導公共領域的系所裡真是挺諷刺,然而,我的確是這個樣子。
這種個性的我,只要是個簡單的座談,都會覺得很麻煩。我喜歡受雇於人,聽命行事,但是只要是自己著手弄,就不一樣。最近,弄完了座談,開始要辦學長姐論文寫作心得的分享會。雖然我號稱我要竄位了!但我這種生嫩的新手怎麼可以自己弄好這些事呢。一位同學幫了我非常多,她是位認真做事的女孩。認真到我心裡還有點埋怨,我們一起去上瑜珈課的話題,本來都是化妝跟燙頭髮這些好玩的事情。不過,後來都得要討論邀請哪位學長姐、討論哪些論文話題,還有訂餐跟時程表。我真的覺得好麻煩喔,可是她很有耐心的一項一項確認,並把細節化成書面文字。讓我想埋怨也覺得沒力。
昨天,因為email溝通上的問題,耳語中聽說學長不太高興。今天我們私下把這件事討論的很多,而且又修正了一些問題。認真的同學說她會寫信告知,我說,溝通問題還是要敲門當面解決吧。而且我心裡一直覺得,很多事聽起來都很嚴重,可是真的見到面常會發現是誤會一場。
於是,經過上午的討論,下午時,我說,走吧去敲門。她突然停了一下,跟我說「我不是很會這樣子。」我說沒有關係。打開門以後,我賠笑說「學長,email溝通的事,我們覺得很抱歉,我們不是故意的,請你不要在意。」如我所料學長根本沒有放在心上(其實學長他,根本就是一個面冷心善的人,大家都不了解他...)我們敲定了晚點約個時間討論以後,「謝謝。」走出他們的研究室。
回到自己研究室裡時,我同學突然冒出一句「有妳真好。」其實,在我們要敲學長姐門之前,我也感受到她為什麼想用發信來取代通話。她不是很喜歡面對這種狀況,是什麼狀況呢?要說是跟人賠笑、賠不是或是撒嬌,我想都不是很準確。但是,這些狀況她就是比較難接受。
而一開門就非常客氣說話的我,恰好是很熟悉這種互動場景的。很好玩,這是我在書店打工裡學到的。以前,我也曾覺得白紙黑字的固定資訊代表一切,隨後我才開始發現,人與人,對於固定資訊的理解是非常不固定的。需要對話,對話需要傾聽,而傾聽的前提就是要讓互動的場景變的輕鬆一點。嘻皮笑臉是一種很好的方式,這真的是我的肺腑之言。有時,我發現自己可以用很平和的方式解決大家口中的奧客,這才明瞭原來很多事需要進入情境。
anyway我扯遠了。今天我同學跟我說「有妳真好。」我也很衷心的對她說「我也覺得有妳真好。」稍後我們跟學長姐溝通了分享會要講的東西,一切都確定了,呼。不過,也四點了,我這預備奉獻給學術的一天,完全被這件事給打亂了。不過,我覺得很值得。我今天學會很多事,一個人再怎麼可以自給自足,都需要跟人合作的。(沒有Kat我永遠也定不出時程表);一群人再怎麼耳語別人的反應,都是需要在真實互動中印證的。我們往往一個人、一群人揣想了許多,才發現事實不比我們討論的複雜。
哈,跟學長姐討論完後我回來有感而發,覺得學長的形象真是被扭曲了。「其實他人很好啊,不像長相那麼兇。」「也是因為妳敢虧他吧。」
為什麼這麼兇的學長我敢虧他?因為有次跨年老師請喝酒,我喝了酒回到研究室醒酒時,大聲唱歌,他跑進來說要點歌,然後就跟我一起亂吼亂叫。原來,瘋婆子的人生,並沒有白搭。有許多人與人的互動基礎,都是建立在起肖與賠笑這些非正式的言談中啊。我喜歡自己做事,也很愛跟人家鬼扯五四三。
我還是趕快去念書吧。
最近,我身上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。原本名義上擔任社會所研學會副會長的我,跟會長兩人一直過著事不干己的日子。直到前陣子,正義感同學開砲了,加上系上現在也將學生代表放進會議裡,研學會再無法這麼輕鬆的有名無實。而會長最近有事,我就試著做了一些相關的事。
我不是一個很懂管理、辦活動或是跟人合作的人。其實我也不想要懂,有人說這是我們學校的校風,雖然不喜歡被貼上「某校的人就是這樣」,但是當朋友提起時,我自己也無法否認,我很喜歡自己做事,而且是做自己的事。這種人活在倡導公共領域的系所裡真是挺諷刺,然而,我的確是這個樣子。
這種個性的我,只要是個簡單的座談,都會覺得很麻煩。我喜歡受雇於人,聽命行事,但是只要是自己著手弄,就不一樣。最近,弄完了座談,開始要辦學長姐論文寫作心得的分享會。雖然我號稱我要竄位了!但我這種生嫩的新手怎麼可以自己弄好這些事呢。一位同學幫了我非常多,她是位認真做事的女孩。認真到我心裡還有點埋怨,我們一起去上瑜珈課的話題,本來都是化妝跟燙頭髮這些好玩的事情。不過,後來都得要討論邀請哪位學長姐、討論哪些論文話題,還有訂餐跟時程表。我真的覺得好麻煩喔,可是她很有耐心的一項一項確認,並把細節化成書面文字。讓我想埋怨也覺得沒力。
昨天,因為email溝通上的問題,耳語中聽說學長不太高興。今天我們私下把這件事討論的很多,而且又修正了一些問題。認真的同學說她會寫信告知,我說,溝通問題還是要敲門當面解決吧。而且我心裡一直覺得,很多事聽起來都很嚴重,可是真的見到面常會發現是誤會一場。
於是,經過上午的討論,下午時,我說,走吧去敲門。她突然停了一下,跟我說「我不是很會這樣子。」我說沒有關係。打開門以後,我賠笑說「學長,email溝通的事,我們覺得很抱歉,我們不是故意的,請你不要在意。」如我所料學長根本沒有放在心上(其實學長他,根本就是一個面冷心善的人,大家都不了解他...)我們敲定了晚點約個時間討論以後,「謝謝。」走出他們的研究室。
回到自己研究室裡時,我同學突然冒出一句「有妳真好。」其實,在我們要敲學長姐門之前,我也感受到她為什麼想用發信來取代通話。她不是很喜歡面對這種狀況,是什麼狀況呢?要說是跟人賠笑、賠不是或是撒嬌,我想都不是很準確。但是,這些狀況她就是比較難接受。
而一開門就非常客氣說話的我,恰好是很熟悉這種互動場景的。很好玩,這是我在書店打工裡學到的。以前,我也曾覺得白紙黑字的固定資訊代表一切,隨後我才開始發現,人與人,對於固定資訊的理解是非常不固定的。需要對話,對話需要傾聽,而傾聽的前提就是要讓互動的場景變的輕鬆一點。嘻皮笑臉是一種很好的方式,這真的是我的肺腑之言。有時,我發現自己可以用很平和的方式解決大家口中的奧客,這才明瞭原來很多事需要進入情境。
anyway我扯遠了。今天我同學跟我說「有妳真好。」我也很衷心的對她說「我也覺得有妳真好。」稍後我們跟學長姐溝通了分享會要講的東西,一切都確定了,呼。不過,也四點了,我這預備奉獻給學術的一天,完全被這件事給打亂了。不過,我覺得很值得。我今天學會很多事,一個人再怎麼可以自給自足,都需要跟人合作的。(沒有Kat我永遠也定不出時程表);一群人再怎麼耳語別人的反應,都是需要在真實互動中印證的。我們往往一個人、一群人揣想了許多,才發現事實不比我們討論的複雜。
哈,跟學長姐討論完後我回來有感而發,覺得學長的形象真是被扭曲了。「其實他人很好啊,不像長相那麼兇。」「也是因為妳敢虧他吧。」
為什麼這麼兇的學長我敢虧他?因為有次跨年老師請喝酒,我喝了酒回到研究室醒酒時,大聲唱歌,他跑進來說要點歌,然後就跟我一起亂吼亂叫。原來,瘋婆子的人生,並沒有白搭。有許多人與人的互動基礎,都是建立在起肖與賠笑這些非正式的言談中啊。我喜歡自己做事,也很愛跟人家鬼扯五四三。
我還是趕快去念書吧。
大休息
今年,王露露在生日前放話說,她要不一樣的慶生:吃火鍋+逛IKEA。「這是什麼怪行程啊...」掛上電話以後,我才想起來我要上日文課。回撥說我不去逛了,只吃火鍋。下一通電話她跟我說「吳小竹,等妳上完日文課以後,我們去九份!」
啊。壽星很大我不敢違抗,而且,我也好久沒有出去玩了喔。這段日子除了工作跟家事以外沒出過台北。這麼一想我突然開始期待這次二天一夜了。早早把書的進度念完,去買了一本我一直想看的小說,星期六那天搭車去九份。
去之前,我們還想說,晚上要去基隆廟口、金瓜石,下午先逛九份老街。結果,從我們住的民宿一路走到老街,再爬上老街的樓梯,我就已經不行了。我落後在其他兩人後面,拼命的趕拼命的趕,直到她們回頭跟我說「ㄟ,我累死了。」我們三個老人,拖著腳步走進一家以往大學時絕不會進去的餐廳。飽足一頓。時移事往,說笑的三個人都還是有講不完的話,可是我們現在卻不是在路邊吃小蛋糕了。這樣慶祝生日,好像有三年了。
結果,吃飽以後,我們跑去九份老街逛完,就很有默契的絕口不提基隆廟口的事。直接走進一家茶樓喝酒,喝完就回民宿了。直到晚間十一點,有人嚷著說想要喝酒,我們三個穿著民宿提供的藍白拖鞋,在晚風與九份的路燈下慢慢散步到7-11。本來說要買酒,結果我又拿了雞排、我朋友一看也拿了涼麵,最後一位無奈的伸出手拿了御便當。
跟她們出去最好的就是,她們都好會吃喔。我食量不大,可是饞起來什麼都想要吃一點,謝謝她們總是願意跟我分享食物,讓我少了浪費食物的罪惡感,這種分著吃的行為也變成我們的規矩了。昨天我多吃了一點,還被她們稱讚,說我這次很有進步,吃得蠻多的,哈哈。
回來不久後,我吃了三口雞排,就看著小說看到睡著,睡得很熟。其實我妹這幾天出國,我一個人在家晚上睡覺不太安穩。我也忘了幾點開始睡,總之根據她們說,我睡得很早又很沉,這麼一睡睡到隔天十點。起床時覺得超舒服的。
結果,我們根本不是去玩的,除了吃跟睡,我們什麼也沒做。回家以後,剛好我妹也從日本回來了,我又繼續睡了一個飽。已經好久沒有這麼放鬆了,真舒服。有力氣繼續寫期末報告了。
王露露,生日快樂!(拿火鍋的火許願也太悲情了,悲情城市)
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
Debra Winger

有時候這種自在,不僅是她心態上的從容,與實力也許更相關。她演戲的時候,非常的美,說話的神態還有動作,有一種活在角色裡的真實感。演出討喜的角色時,就格外的讓人很愛。無論是以前那個還能演戀愛戲的中年女角,如今,開始有白髮與皺紋的她,依舊有她無可取代美麗的地方。昨天租DVD時沒有刻意看卡司,看到她的角色出現,只覺得很順眼,演得很好。看到一半,我突然認出她來了,一看封底,果然是她的名字。看到她如今已經,演出這麼老的角色了,而且演得很好,我有一點感動。
有時候,我真是很不想承認但又必須說,我好怕老。但是,看到她後我想,我真的害怕的不是變老,而是變老了,卻什麼也沒有留下。可以活得像她那樣有多好呢。若是無法留下什麼,就會拼命想讓自己不變老,然而那樣的掙扎,只會讓自己變得更衰敗而已,不是嗎?
(圖片來源http://movies.msn.com/celebrities/celebrity/debra-winger/)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