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

MSN‧網路即時通

經過同學的書桌時,常常看見他們開著MSN視窗。

我自己是很少用MSN的,不常使用的結果是,我用它不太輪轉。我常常會在用注音輸入法打完字以後,按Esc鍵想完成這一串字時,連帶的把MSN視窗關掉了,然後得要重打一次。

為什麼少用MSN而導致這樣的笨拙,根本的原因是,我的話很多,用MSN常給我一種挫折感,我想講的話很多啊,打字根本無法完全表達出來。而且,用打字對話常讓我不太明瞭對方的意思,畢竟看不見對方的表情。

如果真的有認真使用過MSN,都是在我,嗯,想認識一個人的時候。不過,如我所說,不擅用打字表達想法,也不擅透過對方文字來瞭解對方話中含義的我,用MSN來瞭解一個人的結果往往都很無奈。而且我也無法摸清敲人的藝術。有一陣子我天天都上,看著別人掛著上線、下線、離開,然後我也就默默的下線了。在此用「默默的」來形容MSN,真是再貼切不過了,因為無論是掛什麼狀態,或是看著別人的狀態,甚至在視窗中看到對方正在輸入文字的訊息,都是沉默的過程。默默了一段時間後,我想,我還是把關注力放在有聲音表情的世界裡吧,所以,除了公事或是簡短明瞭的話,我不太常開MSN跟人家對話。其實,拒絕使用一個東西,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在說,我對它無能為力吧。MSN讓我覺得很感傷的一點是,它讓我們以為跟它人是有聯繫的,這種所謂「聯繫」才是真正令人感到無能為力的地方吧。

不用MSN,我的生活看似沒有網路即時通話的裝備了。我多半都是打日記,別人看到後給我回應;我也都會固定去看人家的個人版、blog,或是facebook,有時候回應幾句。我一向比較喜歡這種非即時的對話。有彈性,而且有餘裕。不用注意自己如今掛著什麼狀態,也不用在意別人的狀態,或是丟不丟我、給不給我丟這些問題。

昨天我看了電影「他其實沒那麼喜歡你」,看到一段劇情蠻有感觸的。現在有手機、e-mail還有blog,當然也包括網路即時通話的軟體。所以一段互動關係必須在各種通路中找線索。各式各樣的表現有其各自的規則,人必須弄懂一樣又一樣,檢查一樣又一樣,定位自己與他人的關係。

我想我是做不到這樣的,不僅是MSN,我手機簡訊也不太會用。朋友收到我的簡訊總是一句「好」,不是因為我冷淡,而是因為我不習慣。但我也沒有標榜自己在這個益加虛擬的世界中有多麼的真實。我只是很消極的在面對這些事情,因為我其實無法接收這麼多東西,所以我選擇不要開通道。

少用MSN的日子還不錯,但是最近我發現,原來我愛用的gmail電子信箱也有即時通話,就在網頁上。之前我朋友會用這個功能跟我講一些簡短事項,畢竟用gmail的還沒有那麼多朋友,這些對話總是很少,簡短明瞭。可是,最近我遇到一個朋友,根本就把gmail當成MSN在用,他讓我開始會去在意到,我在gmail上掛的狀態。以前我從來不用擔心這個。如今但是看到網頁上出現的對話視窗,就會提醒我,不在電腦前要修改狀態,因為我不想讓人覺得我很不禮貌都不回話。

檢查了狀態,隨之我覺得「天啊,怎麼又來了。」「狀態」這個曾經很抽象很需要口頭說明的事項。如今在即時通話軟體中,被簡化成線上、離開、忙碌以及離線。而且它不斷的進駐到生活的部分中。天啊,有沒有這麼累啊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