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

改變

剛剛看完了真愛旅程這部電影,也跑去討論板看了有關的討論。許多人抱怨這部片名取得太夢幻,實則是一個殘忍的故事。原片片名為Revolutionary Road,眾人稱羨的脫俗夫婦住在一條叫作「革命之路」的好房子裡,過著革不起命的日子。他們並不快樂。最不快樂的是女主角,她是一個有理想的人,渴望有自己的成就,但她卻只能終日活在孩子與家務之中,面對工作不如意,同樣不快樂的丈夫,兩個人相怨懟給彼此無止境的折磨。

有些人說,女主角只是在無病呻吟而已,但我卻能感受到她的無助,那種無能為力改變什麼事的無助。日子一天又一天的過,還是以她無法忍受的方式過著,當她下了決心要去巴黎開創新的人生時,心才漸漸的甦醒過來。

在一個自己無能改變的狀況中,抱怨大概是最便宜也最頻繁的事了,但若是有機會改變呢?如果給你一個機會,讓你脫離現在的狀況,那可能要冒點險,但你肯定不會抱怨一樣的事情,你會不會選擇改變?

昨天跟朋友出去吃東西,原本聊的是些打工還有論文的事,話題轉一轉又轉到他歹戲拖棚的感情上。我不是一個最理想的傾聽者,因為我曾表示過我聽膩了他的跳針。他也很識相的,在他有意識的情況下不多提。但偶爾,尤其是最近他到了一個臨界點,那些抱怨時不時出現。從單純的抱怨,開始剖析兩個人的關係,然後跟我細數那個傷害他的女孩個性上的盲點。聰明如他自然是能以犀利的話語直指核心。但我非常抗拒這些話語。了解一個人不是因為要指責她,而是想要更靠近她。要抱怨的對象也不是無關的我,而是那個讓他難受的人。那麼了解她性格的缺點又為何要再喜歡她?為什麼喜歡一個人卻對她有那麼多不滿?為什麼對她有不滿卻又不肯跟她說?最後落得我在他眼前神遊,看著他不斷的說著,最後聊起自己生命中的缺陷。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好厭倦,他究竟要抱怨到什麼時候?

今天遇到了一件令我很沮喪的事,也是跟別人有關的。簡言之,我期待她可以幫我一個忙,但是她沒有跟我說,她要不要幫我。我很不好意思的打了電話給她,可是她沒有接,接著我想起她曾經跟我抱怨,她不懂得拒絕別人。最後我覺得,算了,我還是自己來吧,稍後自己去把事情處理完了。

也許是我過於猜疑,但是我想她應該知道我很急,我真的很希望她可以跟我說:要幫我,還是不幫我?給我一個答案。但是她沒有,我也不敢再問她。去她可能出現的地方,希望可以看見她。

我心裡一直想著的是,我是否麻煩她?我是不是沒有考慮她的心情,但是我也有點埋怨她,既然不願意怎麼不跟我說呢?難道我真的給她那麼大的壓迫感嗎?

看完電影以後,我一直在想這件事,我想要跟人聊聊。一開始我想打給那個跳針的朋友。我想我一定是昏頭了,因為後來我想想,在相處的過程中,只有他跟我抱怨的時候。我從來沒有認真跟他抱怨什麼事,也許是因為我說什麼他都漫不經心的,讓我覺得,此人不可幫我分擔苦惱。但是想起他還是有用處的,他讓我覺得,靠夭真的是件浪費生命的事。

「真愛旅程」裡的女主角也發現了這件事,與其一天到晚抱怨、「無病呻吟」,她想了一條新的道路,期待可以說服先生與她一同完成。雖然她最終因為現實而放棄了夢想。但是,當她提出新的想法時,她全心準備著要去新的地方時,我發現,解決抱怨最好的方法,就是改變現狀。不然你只會麻木或是持續抱怨。

還在想著有誰可以聽我說話的時候,我發現了這件事。然後,我覺得自己不用再抱怨了,因為我今天不需誰的幫忙,自己把事情完成了。我並不覺得那個人沒幫我有什麼錯,其實這個問題本來就是我自己要去解決的。她幫我是好心,不幫我也說得過去。

我下午不是已經做完了嗎,有什麼要抱怨的呢?

而如果某人還是一再抱怨自己的女友很過份,而沒想過要做點什麼的話,他會一直抱怨,接著他也許會失去支持他的朋友。一個人在抱怨的時候是非常自我的,沉溺在自己獨一無二的煩惱中。而我想,沒有人可以接受,自己的朋友成天到晚的說「我...」「我...」,我們是朋友,不是以你為主的集合體。

本來想要抱怨的電話沒有打出去,但是現在也不再沮喪了。趁我還能為自己做點什麼的時候,省下那些抱怨。也許有一天,我們會像這部電影的女主角一樣,進對維谷,抱怨是她唯一的路,她能做的已經太有限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