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2月27日 星期五

太晚寄出的信

上個禮拜,依舊是看著自己的鞋子走在學校裡,被熟悉的聲音叫住。因為走路總是低頭而且快速,每當被叫住,就有種自己被撈起來的感覺。

原來是學長啊,在同一個路口被學長撈起來兩次,聊了幾句,因我趕著借書所以很快說了再見。回家以後學長寫信給我,送我一首歌,叫我要加油,他也跟我說了他想要加油的事情。但是他沒能達到,遇見我的隔天他要去墾丁,然後用一點時間回到台北。

學長送我的歌是The best is yet to come,一邊是鼓勵我嘛,安慰的成份又大了一點。如果不是在這個時間,聽到這首歌我應該會感到心酸吧。可是,最近常常有一種越來越塵埃落定的感覺,反而鬆了一口氣,現在最想要的東西,不是yet to come,反倒是已經積在手邊,最有可能越積越多的東西。是因為越來越小心翼翼呢,還是越來越踏實。以前我沒想過,自己也會有這樣的時候。

我一直都沒有回信,因為回信裡也許只能說聲謝謝,謝謝你總是那麼有朝氣的把我撈起來,為我打氣。也要跟你說,你做得很好,總是細心的撈著你關注的東西。要我跟你說The best is yet to come,有違我的本意。我覺得The best,那不會是在一個未知朦朧的狀態,有一天它來了,你會很清楚的知道而且把握住。如今可以做的就是把每天好好的度過。這樣說真的有點抽象,也許變成老調重彈的「活在當下」,但是我真的想說的就是,活在當下,我覺得你會知道,那些我無法言傳的東西。謝謝你的信跟歌,還有網子,哈。

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

門沒關

那天妹妹回家時候說「妳又沒關門了。」

當時凝神看著電腦螢幕的我,嚇了一跳。那天我的狀況大致是,一回家有件事情想到要做,東西一丟跑去做了。好像是件迷糊的事情,不需多掛心。但是那天卻讓我想到以前,我也有沒關門的時候。

以往也有未關門的紀錄,那時神經比較緊張,而且有在用藥。妹妹回家發現門沒關時,看到她擔心的表情,自己心裡也非常害怕,總覺得我一定是出了什麼問題,才搞到今天這樣。

從小我就是個比較迷糊的人,常常忘東西,那時都可以說是神經大條一笑置之。可是後來因為失眠去看精神科後,開始給自己貼標籤,必定是有點焦慮了、還是憂鬱?看著太多醫學文獻後,忍不住對照自己的狀況,覺得自己生病了。後來比較幸運接觸到了醫療社會學,討論到許多問題是被變成醫學的,不盡然就是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疾病標準。我看著身邊的人,在醫學量表下哪一個沒有病呢?病如果可以是被看待的一種方式,那也許可以與其它我們被看待的方式一同並列吧。也許是生病,也許,就是精神大條而已,劃定界限又有什麼必要呢?

那天我說,啊,我剛剛急著弄一個什麼事,忘了關門了,妹妹沒再發作,把門鎖好。晚上跟妹妹在看電視時,她一直在翻看今年的星座運勢,跟我說「唉,我今年真的面臨了考驗。」說近來人生找不到可以追求的目標,日復一日的過下去不知如何是好,厭倦這樣卻又無力改變。

晚上睡覺時我作了個夢,夢到家裡的門沒有關。夢裡的我忍不住哭了,覺得自己為何怎麼都無法擺脫這種迷糊/用藥後的不察。

我走上前想把門關好,門外有一個人跟我說,那是妳的家人嗎?

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,是妹妹打開家門,她拖著一大堆衣服,站在外邊,一臉茫然的樣子。

原來沒關門的人不是我。

醒來已經是五點鐘,但天還沒亮,夢裡妹妹茫然的表情讓我覺得好害怕。

我走出房間檢查門有沒有關。之後,打開了妹的房間。開門前突然很害怕。結果她睡的像青蛙一樣,還打呼。我安心的把房門關上。

雖然只是在我的夢裡,我還是開始相信,每個人都可能忘了關門,也都有自己不關門的理由。

2009年2月23日 星期一

新學期與新鍵盤

新學期,以往的助教工作換成論時計酬的打字工作,不需要跑來跑去。唯一要做的就是坐定在電腦前,開始工作。每天打一到兩個小時。

這樣的生活,加上我自己念書需要打摘要,每天打字的時間突然變得很多。一天打下來,手腕痠痠的,肩膀也會痛。為了改善這種情況,除了做做伸展運動,想想也是時候去買一個,比較好的鍵盤。什麼叫作比較好的鍵盤呢?對我而言,只要可以輕輕敲打即可,有些鍵盤打起來很有存在感,但是深刻的力道同樣打在我的手腕上。打電腦這麼多年,我從來沒有想過買一個「較好用」的鍵盤。它是一個隱形又必要的東西,如同生命裡其它許多物事。但唯有在重度使用之後,它必要的角色才明示出來。前幾天,我刻意去提了錢,準備買一個我順手的鍵盤。新手店員是個小男孩,他不斷的跟我說,他自己用哪些鍵盤,功能鍵很多什麼的。我說「我想試打。」他為難的看著我跟密封的盒子,我誠懇的看著他「你去問問看,讓我試打好嗎?」

他去問了,過一會回來,小心翼翼的打開了盒子,隔著一層塑膠袋,我試著輕輕的敲打。我一直記得,自己曾經打過一個非常好打的鍵盤,但由於過往不在意,如今竟連在哪裡打過?什麼牌子?也都不得而知。碰到這個鍵盤時,我想大概就是這樣了吧,很熟悉的感覺。

那家店的同一個牌子,同一種觸感,價錢有分499跟299。我一看,499那款的一些慣用鍵都不是我習慣的,最後很滿意的買了299的鍵盤回家。回家的路上,我想到的是,等一下回家就可以裝來打了耶,好像打字是我的樂趣一樣。

某個程度,也許是把打工還有念書,視為一種一定會做的事,是生活的一部份。在義務之外,能夠期待的,就是設備!以往我聽到有人愛買3C產品,電腦週邊全都一買再買,當時我只是嗤之以鼻,如今自己也越來越愛跟電腦黏在一起,便可以理解想好好打理它的心情。下一步,是想買個又大又清楚的好螢幕。

這個學期,比起研究所以往的幾個學期,較為清爽而且安定。沒有必修,也沒有因為想追老師而修的課。也因為我一直想上的主題,這學期終於開了,加上指導教授幫我開的課,這學期是我的醫療社會學學期。工作上,不再需要弄通識的雜務,加上另外一個助教還沒開始運作,截至目前都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。除了打字念書以外沒什麼牽掛。不知怎麼,每日的生活都在電腦前,常常覺得侷促奔跑日子不再,而有一種平心靜氣的感覺,甚至聽起了以前嫌棄沒什麼力道的歌聲,覺得很舒服。

2009年2月17日 星期二

朋友

記得在小時候,總是會期待有一個一直陪伴自己的朋友。下課可以一起玩,一起去福利社,一起回家,回家以後還要講電話。當時常常會因為朋友而患得患失,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,發現很多事可以自己去做。那時對於朋友的在意,就不再是一種有形的需要人陪伴的需求了。不會再那麼在意,要怎麼樣可以留住這個朋友,反而在此時,可以表達出真的自己,也能努力去挖掘對方。想必是有些共通點讓我們有話可以聊,或者是我們實在差異太大,在彼此身上學習。總之我覺得友誼是一種讓彼此都可以成長,而且覺得有力量的神奇東西。

也許是這種觀念,現在的我不喜歡藏話,我覺得,這就是我的想法啊,如果我說出來,還有討論交流的空間;若是對方覺得無法接受,我可以把這種不茍同的情緒,說成是柔順的緣盡嗎?朋友的緣份到此如果無法再像以前那樣,不用強求也不用怪誰不夠貼心或是太過強勢。有時人家說我講話太直了,我都覺得,這沒有辦法了。如果我直言而出的是太過刻薄或不真實的話,是我的錯。如果是我真心的話,你不能接受,那我想,以後我能講的界限,自己心裡就有底了。那你別再怪我跟你不夠掏心或是不認真當你的朋友什麼的。

朋友不會是動也不動的持續一輩子,在彼此都在摸索成長時,可以交換意見一起成長那真是太棒了。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再也沒有交集,就承認而且接受吧。現在,我聽到人家跟我說「你為什麼不...」會覺得很不對勁。而且覺得很心冷,其實我們每個人,都是在自己還能為對方做點什麼時,做一些「我們會做的事」。如果有一天已經是對方問我「你怎麼不為我做○○事。」我有時也會忍不住咕噥來往帳簿中我支出的地方,但我知道順着這個邏輯下去,我就變成自己不同意的那種人了。

反過頭來說,現在做什麼事時,不會刻意去想「這是我為你做的。」想為朋友做的,我就會去做,就算有點麻煩;不想做的,就不勉強自己了,因為我不希望有一天我會心不甘情不願的做了一件事,然後找機會說「ㄟ,你看我為你做了這些。」;更不想勉強自己去履行朋友的責任,然後在背後說,某某人真是...。

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

要開學了

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。

這次我可以開心的面對開學,因為我寒假蠻開心的。每天洗洗刷刷家裡,是我新研發出的興趣,而且樂在其中;開始看已經出了四季的影集,從第一集開始看,四季都在手上,沒有被吊胃口的機會;每天晚間拿出瑜珈墊,一邊聽電視一邊做瑜珈。好愜意的日子。

以往的我開學總是生病,這次,我想笑咪咪的迎接開學。因為,在該休息的時間我已經努力休息了,喔耶。

改變

剛剛看完了真愛旅程這部電影,也跑去討論板看了有關的討論。許多人抱怨這部片名取得太夢幻,實則是一個殘忍的故事。原片片名為Revolutionary Road,眾人稱羨的脫俗夫婦住在一條叫作「革命之路」的好房子裡,過著革不起命的日子。他們並不快樂。最不快樂的是女主角,她是一個有理想的人,渴望有自己的成就,但她卻只能終日活在孩子與家務之中,面對工作不如意,同樣不快樂的丈夫,兩個人相怨懟給彼此無止境的折磨。

有些人說,女主角只是在無病呻吟而已,但我卻能感受到她的無助,那種無能為力改變什麼事的無助。日子一天又一天的過,還是以她無法忍受的方式過著,當她下了決心要去巴黎開創新的人生時,心才漸漸的甦醒過來。

在一個自己無能改變的狀況中,抱怨大概是最便宜也最頻繁的事了,但若是有機會改變呢?如果給你一個機會,讓你脫離現在的狀況,那可能要冒點險,但你肯定不會抱怨一樣的事情,你會不會選擇改變?

昨天跟朋友出去吃東西,原本聊的是些打工還有論文的事,話題轉一轉又轉到他歹戲拖棚的感情上。我不是一個最理想的傾聽者,因為我曾表示過我聽膩了他的跳針。他也很識相的,在他有意識的情況下不多提。但偶爾,尤其是最近他到了一個臨界點,那些抱怨時不時出現。從單純的抱怨,開始剖析兩個人的關係,然後跟我細數那個傷害他的女孩個性上的盲點。聰明如他自然是能以犀利的話語直指核心。但我非常抗拒這些話語。了解一個人不是因為要指責她,而是想要更靠近她。要抱怨的對象也不是無關的我,而是那個讓他難受的人。那麼了解她性格的缺點又為何要再喜歡她?為什麼喜歡一個人卻對她有那麼多不滿?為什麼對她有不滿卻又不肯跟她說?最後落得我在他眼前神遊,看著他不斷的說著,最後聊起自己生命中的缺陷。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好厭倦,他究竟要抱怨到什麼時候?

今天遇到了一件令我很沮喪的事,也是跟別人有關的。簡言之,我期待她可以幫我一個忙,但是她沒有跟我說,她要不要幫我。我很不好意思的打了電話給她,可是她沒有接,接著我想起她曾經跟我抱怨,她不懂得拒絕別人。最後我覺得,算了,我還是自己來吧,稍後自己去把事情處理完了。

也許是我過於猜疑,但是我想她應該知道我很急,我真的很希望她可以跟我說:要幫我,還是不幫我?給我一個答案。但是她沒有,我也不敢再問她。去她可能出現的地方,希望可以看見她。

我心裡一直想著的是,我是否麻煩她?我是不是沒有考慮她的心情,但是我也有點埋怨她,既然不願意怎麼不跟我說呢?難道我真的給她那麼大的壓迫感嗎?

看完電影以後,我一直在想這件事,我想要跟人聊聊。一開始我想打給那個跳針的朋友。我想我一定是昏頭了,因為後來我想想,在相處的過程中,只有他跟我抱怨的時候。我從來沒有認真跟他抱怨什麼事,也許是因為我說什麼他都漫不經心的,讓我覺得,此人不可幫我分擔苦惱。但是想起他還是有用處的,他讓我覺得,靠夭真的是件浪費生命的事。

「真愛旅程」裡的女主角也發現了這件事,與其一天到晚抱怨、「無病呻吟」,她想了一條新的道路,期待可以說服先生與她一同完成。雖然她最終因為現實而放棄了夢想。但是,當她提出新的想法時,她全心準備著要去新的地方時,我發現,解決抱怨最好的方法,就是改變現狀。不然你只會麻木或是持續抱怨。

還在想著有誰可以聽我說話的時候,我發現了這件事。然後,我覺得自己不用再抱怨了,因為我今天不需誰的幫忙,自己把事情完成了。我並不覺得那個人沒幫我有什麼錯,其實這個問題本來就是我自己要去解決的。她幫我是好心,不幫我也說得過去。

我下午不是已經做完了嗎,有什麼要抱怨的呢?

而如果某人還是一再抱怨自己的女友很過份,而沒想過要做點什麼的話,他會一直抱怨,接著他也許會失去支持他的朋友。一個人在抱怨的時候是非常自我的,沉溺在自己獨一無二的煩惱中。而我想,沒有人可以接受,自己的朋友成天到晚的說「我...」「我...」,我們是朋友,不是以你為主的集合體。

本來想要抱怨的電話沒有打出去,但是現在也不再沮喪了。趁我還能為自己做點什麼的時候,省下那些抱怨。也許有一天,我們會像這部電影的女主角一樣,進對維谷,抱怨是她唯一的路,她能做的已經太有限。

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

Yes man

昨天我終於把報告寫完了,歹戲拖棚的結果便是草草收場。平心而論,我並沒有很認真的寫這份報告,而且上學期初我有點不適,缺了幾堂課。一邊寫報告的時候我一邊想,天,我真希望回到當時,我可以認真,那我現在勢必會輕鬆。但是,過了就是過了,抱著逝者已矣的心,拼湊出自己還能了解的部份。但說實話,我那麼不在意。

剛剛同學打給我,問我報告到底要怎麼寫。他說他很頭大,我這才想起來他是碩一生。這是他研究所第一學期的報告。第一學期啊,那時的我也想著,要認真要認真。

討論完報告他說告訴我一件事:他找到指導教授了。我很驚訝他這麼快就找到了,他說最近看了一部叫yes man的電影,所以有了機會就跟自己說「那就說yes吧!」我這頭是好氣又好笑,不過說真的,心裡是有點感動的。我也有過那種「這也許是個機會」的感覺過。而且這些事很多都是結果很好的,給我很多好的回憶。但我也有過該說no卻沒說的情況。事後才說,結果發現自己兜兜轉轉後居然從頭開始。

我一邊說加油,也一邊跟他說,下次要想清楚一點,不要太衝動了。

看到個碩一生對於報告的戰戰兢兢,對照起我這個老油條;我也曾是看感覺的人,現在卻叫人別衝動。想來就覺得很好笑,但也很感嘆。時間要求我們成長,往往都是在「深思熟慮」這個條件下成熟。但是越大要考慮的東西就越多,而且這些東西常常是相互牴觸的。再怎麼深思熟慮,都有可能一無所有。多想西想也許只是給了自己更多,卻步遲疑的藉口。如果這樣的話,做一個yes man也許會比較開心吧。

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

壁虎不要來

我怕壁虎,嚴格來講該說我怕任何動物啦。

有一年我廁所進來一隻壁虎,我三個月沒有進廁所,把門關得緊緊緊。三個月以後還要再三確認牠離開了,才放心的開始再使用廁所。(那是在一間我很喜歡的小套房裡,如今已經再也沒有自己的廁所了,想來很懷念)

我們家的廁所窗戶老是關著,我媽一天到晚說,開窗。昨天我一時興起就了窗戶,直到晚上洗澡時一邊唱歌,一邊發現窗子大開。歌聲被聽到好不好意思喔,我趕快把窗戶一關。在關的那一瞬間我想起了以前那三個月的故事。而當我關上窗子以後真的毫不令我失望的,有一隻肥到我難以裝作沒看見的壁虎!

為什麼,為什麼這種小事都可以遂了我的想像,還是會令我害怕的那個方向。

我的第一個反應當然大叫啊,接著我一邊叫一邊看著已經爬進窗子內的壁虎。嗯,我先把窗戶再打開,這時壁虎在後面那扇,我只能憑著雕花玻璃看牠的身影推測牠在哪裡。接著,我一直敲窗子,敲著敲著(現在想想還好沒有敲破)敲到壁虎跑到紗窗上,此時是我大好機會啊,我要關上窗子!

不知我太緊張還是窗子故障,那一關居然卡在那裡動也不動,啊啊啊,我又開始叫了,用盡我的全力,終於啪的一聲,窗戶關上。壁虎在外面了。

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

身體與靈

之前初上瑜珈課,對於瑜珈首重的呼吸一知半解,所以動作對我來說是死的,會做的就做,不會做就停下來。有一次代課老師非常認真的告訴我們瑜珈呼吸的重點,而且很慢很細的,讓我們在每個呼吸中協調動作,動作之後,吸氣,吐氣時,再努力的往下壓一點,或是往上拉一點,每一次吐氣時我都跟自己說「再前進一點」。神奇的是呼吸與意志有志一同,後來每個動作我都會盡力的去伸展,當伸展不到時我就,吸氣,呼氣,呼氣那一瞬間就又往外拉了一點。

之前的瑜珈因為是在韻律舞教室旁邊,所以我們總是在動感音樂中,努力的搜尋老師的聲音,捕捉老師空靈的「專注,專注在妳的呼吸」。隔壁正在one more, two more中,我們這邊的寧靜就顯得很侷促,所以多半還是帶著塑身與整治腰酸背痛的態度去上課。

新的一期瑜珈換了教室,第一次上課時,我們在一個小小的教室,挑高玻璃天花板,當身體向上伸展時看見的是黑夜的天空。老師的聲音在這個小小的,安靜的空間中,有微微的振盪迴音。在這種寂靜中,每一個身體的伸展也變得深不可測,當我努力保持平衡並持續伸展時,聽到有同學撐不住的聲音,我也搖晃了。當時我趕快對自己說「專注,專注在妳的呼吸」,我聽著自己的一吸一吐,感覺自己的肚子一鼓一鬆,身體就算開始發痠,也期待它可以跟著我的呼吸,而慢慢的穩定下來。當這個動作告一段落後我的眼睛進了水,原來我不知不覺已滿頭大汗。那種感覺很特別,像是一種修煉般,完畢後居然感到心靈有一股充足的感覺。原來在挑戰自己身體的軔性時,我們的心也跟著在伸展。今天當我滿頭大汗快要撐不住時,我看著天花板上一盞燈,一直努力的專注在自己的呼吸,就這樣ㄍㄧㄥ到老師換動作,感覺真好。

手邊有一些瑜珈的書,閒來無事翻翻它,總是在找動作的說明,但是最近開始對前言感興趣,對我而言它已經有種靈修的色彩了,而這原來是透過我們的身體。令我想起肉身的受苦往往給予我們更強壯的心靈,身體與靈,是如此切近的事物啊。

作瑜珈對我來說是愉快的事情,可以拋開有的沒的雜事,去那裡舒展一下,我尤其喜歡老師最後都叫我們躺在地板上全身放鬆,那小段時光毫無牽掛,只有得到解放的關節還有專心在自己身上一個小時的我。

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

形容詞

大量的好聽話,像是你好聰明你好優秀你好認真,我想,只要是人,多多少少都會有受寵若驚的時候,虛榮如我自然是常常暗爽在心底。不,是明著高興,我都會笑著說,謝謝你。

可是上學期在批改同學摘要時,發現同學們一個問題是:總是會摘形容詞。於是乎「這個理論受到許多人的贊同」、「這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理論」等等帶有形容詞的句子出現的不少。

特別的是,老師要求同學們做「術語彙編」這個東西,意即挑出書中重要概念,並引用摘要來解釋這些概念,這個過程應該可以叫作定義吧。

因為要求定義,所以我總想在作業上主詞與動詞還有受詞。再多形容詞在此往往不及一個簡單的句子有效果。這也讓我開始去想,語言的運用中,形容詞其實是有點點累贅的東西,就好像高中念過一首古詩,說著羅敷多麼的美。那首詞從頭到尾沒說羅敷長的如何,只告訴我們,她周圍的男性都被她電暈到罷工。你說我們還會不知道羅敷長得有多正嗎。

這樣想想,形容詞在某些時候可以是畫龍點睛的材料,但是在探求一個定義,或是本質的時候,它卻顯得有點多餘了。用在人身上不也是這樣嗎?有些人希望從別人對我們說的話中,認識自己多一點,這時如果聽到的是你好聰明你好優秀你好認真,會有種搔不到癢處的感覺。我覺得這些話語形成了一層膜,我們得要先穿破這層膜,像是說些「啊沒有啦」「謝謝你」這種話,接著才可以聊聊也許能都更穿透彼此,互相瞭解的東西。

po文的我其實是幸運的,有很多條件讓自己可以聽到這些形容詞。但這不是我個人的天賦異稟或是什麼的,我的社經條件還有文化資本才是關鍵,還有一些人生的際遇,一路上遇到了貴人或是難得的機會,讓我此時此刻能夠在這裡說這些也許不中聽的話。我想說的是,也許我們可以少說一點過於抽象的形容詞,因為那些都是現實來幫手打造的。而且它們其實再抽象一點點,都是往同一個方向,但這個世界可以有許多不同方向的現實,還有對這些不同現實的認可。例如,考上研究所不是一定要走的路,而且有考上也不見得就會是優秀的。

我有一個朋友,她陪伴我渡過許多好與不好的日子,我喜歡她這個朋友,也很謝謝她。但是做了這麼久的朋友,還是無法適應一點,就是她常常會跟我說,我很好。當我說著我想做什麼時,她說「妳很優秀妳一定可以」,很多次。其實我很害怕這樣的對話,而且我也很害怕,當我質疑自己什麼沒做好時,她會對我說「是妳的標準太高了,像我們喔...」從那當中我感受到她對自己的不滿意,那也會讓我覺得我是否在對自己怪異的期待中傷害了她。我會有這種感覺,是因為我也會從她與我不同的標準中,發現自己的匱乏,那時我可能也有股衝動想說「是妳要求太高了。」

事實上我以前也常這麼說,可是我現在覺得,每個人的標準是他的一套信仰,拿自己的標準與他人的放在一起,比較起來,最好看出差異的,往往是去頭去尾的那一個結果而已。但其實這一路走來都是許多主詞與動詞跟受詞組合的過程,也許這些過程可以被詳實的訴說出來,我們才知道結果何來。我們如果有所謂的本質,於我來說,也多半是這些過程的產物。

當我們可以好好聊聊時,感覺真的很好,也許真的朋友該說說這些事,就算是雞毛蒜皮,那都是我們的過程,在此形容詞也許可以保留在,讓故事更精彩的部份。就別再說客套的話了,也別再遺憾妳沒有那些妳認定的特質,妳有妳的好。希望下次聊天我可以用很多主詞動詞告訴妳妳的好到底是什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