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月9日 星期五

溝通技巧

期末除了自己生報告,也催生了幾篇報告。說催生有點不好意思,就說幫了點忙好了。理論課的三個小組,這兩週都要上台發表期末報告了。這禮拜是第一週,我在小組上台前悄悄入座,也一起聽了老師的評論與建議。

這學期帶理論助教,比起以往的助教經驗不太一樣。因為老師要求我們幾乎每個禮拜都要跟同學討論,他們的期末報告題目也要經過我們同意,才可以寫。我們也要幫忙找相關文獻。我覺得這是對我很大的挑戰,因為透過助教找到的資料,多少都要有點學術敏感性。當老師要求助教幫忙學生找資料,學生也期待在他們努力找到的資料外還有什麼可能。我們這邊的把關功夫就不能太馬虎。有些議題我不熟,但還是要學會用一些找資料評價資料的通則去判斷它是否有用。自己無形中也有了一些長進。

其實在與人溝通上也學到了一些事。同學會帶著我批改的作業來問我,這到底有什麼問題?妳為什麼要這樣改?這時我就要有一套自己堅定或是起碼看起來很穩實的說法,來跟他討論我的標準;有些同學用功歸用功,但表達能力就是很差,我也要練習如何跟他說這件事;有同學腦筋轉不過來,她最後就把自己看的那篇文章摘要寫進報告裡,其實那跟報告根本無關。

我跟她說,這不是一個期末小組報告該有的態度。接著她眼眶就紅了,那時其實我有一部份的自己是過意不去的,另一部份又覺得,這是我該說出來的,說出來真是痛快。帶小組報告時,最希望同學是分工均勻而且尊重討論結果的,這也是我擔任其它老師助教時學到的事情。

她咬著嘴唇一直點頭,看得出很悶。但我除了跟她再次強調她該寫些什麼形式的東西,也不太想安慰她。其實我現在真的深深的感受到,有些茍且的安慰真的是害了人,也違背了自己。有時不當的安慰會讓人停滯不前,這樣不好。

但是要怎麼說,仍是要好好練習的東西。不知道何時我可以很漂亮的說出所有該講出口的話,期待。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