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開始我想下個「相愛的頻率」這樣的標題,但我發現自己好像不是這個路線,趕快改回來。有時候我會想寫一些有關於愛情的想法,最後總是關掉視窗,無法接受自己也有這溫柔的時候。
今天跟課的時候,老師講了金庸小說裡的一句話,出自〈白馬嘯西風〉:「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,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,有甚麼法子?」
一年以前跟這門課的時候,他也有講過一樣的東西「得不到的愛」,那時候用了一個子題在講這部份,坐在第一排邊邊的我不知怎麼印象特別深刻,只是今年老師還沒講到這個子題,輕輕提到而已,今年我還是坐在同樣的位置。想想上次聽到居然是一年以前,時間過的好快。
前幾天我在看喜歡的影集「實習醫生」,我已經全部看過一遍了,但是因為很喜歡,又再看了第二輪。第一次看總是貪新鮮,有奇異的劇情才會多加留意;第二次看,有時會被一個很簡單的場景或一句簡單的台詞吸引住。
其實這也是人生際會的感受程序吧,第一次遇到會覺得新鮮,留在腦子裡的多半都是強烈的感覺;再感受過幾次,突然發覺平淡的細節中也有著許多深刻的東西。但也是要在震撼過以後,才可以去掌握出平淡特別的味道。
裡面有一集,總是被拍得很懦弱的George,面對護士的示愛,在兩人的各個互動場景中,有形無形的拒絕了。護士很坦然的問他說,我有不好的地方,可是我現在不再是了,為什麼不行呢?他說,他心中有一個女人,這個女人無須改變任何東西,他就想守著她。
虛弱的男病人在他跟護士之間發現了一點端倪,兩個人聊到這些的時候,George看到他手上的婚戒,可是他說他已經離婚了。「那婚戒為什麼沒有拿下來?」
病人說他不想,然後他好似在安慰George,也許也是在對自己說「有的時候,那些人就是無法像你愛他們這樣,那麼愛你。」
其實人生中有許多痛苦都是來自於這些,無法對到的頻率。只是愛情因為是一對一,一旦收訊不良,就格外的孤單與難熬。我很喜歡有些人的應對,他們決定站在某個地方等待,默默的關心這個人。他們用行動告訴他「我會在這裡等你。」雖然你不一定會走過來。
我們應該都憧憬過一些震撼的場景吧,像是可以跟對方大聲的說我好喜歡你,甚至是被回絕了以後大哭一場。之後的世界就截然不同,既然不是yes那就是no了。這種斷絕的根據太為浮面而暴力,連帶的被這種斷絕嚇到的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但是現在總該可以試試,去體會一些淡淡的東西了,淡淡的東西裡面不只yes還有no,其實它的韻致正是在排除了非此即彼之後,我們可以感受到的複雜性,還有泰然。你總是要學習去面對收訊不良與斷訊,不能永遠只是把廣播關掉。
你也可以戴著婚戒,肯定自己付出的愛,而不去強求回應。有些人也許覺得,無法得到回應的人是悲慘的,像是李文秀最後走的頗黯然,但我總覺得那種離開,不該被讀者看得太傷心。就很像老師上課問過我們「你們覺得愛人好,還是被愛好?」
「其實是愛人比較好,因為付出是美好的。」
不僅僅是愛情,我覺得人生許多事情裡,付出都很美好,因為你是這麼認真投注了你自己,實現了自己。有一件值得付出的東西,只要有一件,都好好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