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禮拜把手頭上的訪談趕快做完,希望這一週我可以專心來做另外一件事情:找指導教授。已經當了老師近一年的助理,修了老師的課,同學都說,喂,妳做成這樣很明顯了吧,老師一定知道。
上禮拜把論文想法寄給老師以後,昨天老師下課跟我約了時間。今天我去敲他的門,本來說是要請老師給意見,順便聊了之後的工作內容,也是與醫療相關的,老師已經在幫我想,之後可以在新工作裡幫我找訪談對象,一切好像都很順利。最後問了「老師,你可以指導我嗎?」老師頓了一下,說,可以啊。
最後老師送我一句加油,我就輕輕的飄出他研究室,關上門後心裡握緊拳頭說了一聲yes!
研究室裡沒有人,還好我沒有要大肆宣佈的意思。曾經我也是定向不明的人,我懂得自己找到教授對於其它人來說有可能是種壓力。所以很小心,小心翼翼到直到同學下課回來,在聊一個什麼東西時,我說。
「ㄟ。」
「那個,老師說他可以指導我。」
然後就很鎮定的繼續講回原來的話題。
都不知道是真的沒那麼高興,還是我這次太刻意低調了。嗯,該這樣說吧,以前總覺得做了一個決定,收到一個承諾,就會是永遠。但是現在也體會到世事無常,總是流動與變遷,必須讓自己處在一種同樣彈性的狀態(其實也是冷靜),才可以去適應這樣的無常。 而且,日子並不是因為一個決定就會不一樣,還有好多好多伴隨的事情要努力呀。
晚上去師大圖書館借一本書,去之前到日文班幫老師弄了一點資料,出來時選了一條平常不走的路,就迷路了。走了一大段路,慢慢的,慢慢的走,一邊盤算今後有哪些事情要做,短期的,長期的。我的生活總是在走路,因為我不愛問路,我覺得路長那樣,走就對了,錯了就折回來再走;也因為我有點享受走路的感覺,每次日文課上完我都慢慢晃去師大夜市,再走回學校,一路逛回去。
有時人生一些想法在路程中落實或是飄搖,也許能有更多時間去想,有時也可能給自己太多憂心的時間。只是,走路還是件不錯的事情,接著我想到自己以後要走的路,用腳走的,用心去踏步的,還有好長一段路。不要奔跑與喘氣,不要那些高調的步伐。要練習慢慢的、從容的,穩穩的走。
所以我今天沒有尖叫,我只是忍不住要笑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