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

學術兩個字好辛苦

上個週末我去充當一場文字學研討會的攝影。因為是攝影,必須留下每位發表人、評論人,以及發問者的影像,我就在會議中聽到了許多與我實在無關到不行的論文發表。

有件事情讓我有點感嘆。有些發表學者會說,這不算是論文,而是一篇讀書心得。當然,這可能是謙辭,但也許是因為時間過於緊迫,不及再修,拿來匆匆發表。學術研討會上這樣的言論出現不只一次,我有點搞混了。研討會是扮演催生一篇文章的角色呢?還是給予作學術的人可以公開成果,得到指教的機會?

小小感嘆。但這些東西不是我主要想說的。對文字學、出土文獻一竅不通的我,硬是聽了發表後無所適從。但從評論人的相關指教中,卻獲益不少。

以前修課時,老師曾經訓練我們分組報告後,對他人提問,也接受他人提問。

當時的報告題目是比較兩個理論家。我們在竊竊私語說「啊他們怎麼會把這兩個擺在一起。」質疑他們一開始就選不對人了。一向爽朗親切的老師在旁邊聽到,罕見的皺起眉頭不友善的說「你們也有一樣的問題。」

老師的意思不是說,我們也不該這樣比。他想說的是「比較是一個論證、被建構出來的過程。」我們不該直接挑明問對方「你題目怎麼這樣訂?」而是應該就對方內文的邏輯與論證,去討論這樣的系統下究竟有什麼不妥當,或是非常有創意的地方。

去質疑人家一開始的題目,是很方便但是不負責任的作法,也否定了對方鑽研這些東西的努力。

我覺得知識分成兩種。一種是有公斷的,資料明明白白擺在那裡,你沒看到是你不夠周到;另一種是個人思考框架的問題,這無關對錯,但你該有自己一貫的邏輯。大多數時候這兩者結合在一起,同樣的資料,用不同的理論框架去詮釋,可能會得出很不相同的結論。

而我覺得學術最精彩的部份就在於個人獨到的見解,而且是根據於事實的見解。簡言之是學者本身的一套系統。當然,這些系統都可能被挑戰,但挑戰也意味著它們會更完善。 聽到那些發表與批評,我總是一直想著學術真是一件辛苦卻了不起的事情啊。

最近我非常的不學術。我一直跟朋友出去玩,或是去研討會賺錢,回到家的時候累得什麼也不想做,就躺在床上看dvd然後睡著。

這次去了研討會後突然有點醒過來,雖然有些學者說來發表讀書心得。但我同時也見到有些學者的心血結晶,還有評論人對要評論文章所做的功課。要罵人,喔不,是評論人,是一種學術的展演,絕對不像是我們當時直接質疑其它組標題那樣的膚淺。

我曾經聽一個老師說,學術路上會有徬徨,但若心中長存一個典範,是精神上的依賴,幫助我們繼續往下走。這次研討會中,我真的遇到了一些可謂典範型的人物。

其實我無心學術,念書對我來說是一種有點掙扎的狀態,但我想無論是有心或無心,有些典範就是給了你力量。即便你不想再走上學術這條路,他們那種可以用在生命中的治學態度,他們對於自身詮釋系統的設計,對於資料搜集所下的苦功,在人生中全部適用。

我很喜歡看一個女老師的部落格,當時我同學跟我說「有一位女作家的部落格妳該去看,妳行文調調跟她有點像。」我點進去一看,我的文句不及她流暢優美與深刻,可是她看待事情的角度,真的跟我是同一個調調。後來我念了研究所,也就更能體會她的文章中,說到念碩博士時候的甘與苦。

後來我養成習慣,定期看她的部落格。每一陣子上去,總是會見到她說最近寫論文啊,看書等等的,有點苦悶卻有充實到令人嫉妒。也去買了她的書,她常在文章裡說到以前念書的故事,一個人在美國,帶著幾箱書與衣物,終日與書本還有焦慮相為伍。克難的學術之路在我眼中卻是無比浪漫。學術啊!這種苦楚賦予它一種獨特的美感。

真的是很諷刺哪,我每次看她部落格,都是在打混的時候。每次看完我都有一種自己要振作起來的錯覺。不過那畢竟還是有點難,我喜歡她在於她細膩的心思,以那樣的心思寫出來的留學苦讀經驗倒是第二層了。所以她無法做為我學術上的典範,我也會幻想自己像她一樣孤身離鄉背井,那是生活方式的憧憬,而非學術。

不過我這次研討會倒是真的看到一些典範。

只是這些典範對我的影響有多大呢?譬如說,我現在怎麼還在這裡打部落格啊?

學術不是我的心思,我喜歡的是寫東西。我期許自己多讀書,只是希望我可以更不費力氣的吐出文字。雖然有時候我會問自己「學術不就是一直讀書一直寫東西嗎?妳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嗎?」

這就是我徬徨之處啊,但截至目前我是怕了學術兩個字。

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

一年的終點

不知不覺今年已經到了尾聲,下個禮拜就要邁向2009年。我一直不是很信結伴跨年這件事,但是陰錯陽差的,這三年我總是跟人一起渡過跨年。有一年跟著跑去信義區;準備考研究所那年,硬是撐到十二點,去摸台大的校門,祈禱我可以考上;去年剛好同學失戀,我們就在跨年那天陪他喝了酒,看他在那裡發酒瘋,自己也不小心起肖。

最近總是有聚會,跟一群人,或是跟一個人,或是跟我自己的逛街之旅。明明找到指導教授後要開始動作了,課業突然變得微不足道。所有認識過的人都在約歲末相聚,而我從來不願意錯過這些依偎取暖的場合。

一場一場飯,一杯一杯飲料,一個一個人的相見。我想等到跨年那天,這些團聚的氛圍會濃烈到極限。接著在1月1日那天,突然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,路上店家一家家的關起門來。喧囂以後就是如此的孤獨。

我記得以前,聖誕節對我是一個特別的節日。有應景的音樂還有禮品,配上電影與日劇,往往是羅曼史的發生時節。那時我光走在路上都覺得很浪漫,心情格外的柔軟。這幾年漸漸成為一個不看電視不常出門的宅女,近日在外面聽到聖誕歌,還會暗笑「促銷的技倆」,資本主義的孽障!

但聖誕節仍不忘玩一些小遊戲。雖然在很極端的主義中,聖誕節已被意識型態化,被商品化。不可抹滅的是它依舊聯繫著人群,我們因為節日而有名目相聚。玩一場交換禮物,收到一些貼心的小卡片。

而聖誕夜與跨年相差一個禮拜,下一個禮拜的這一天,勢必又有些活動。

接著就會來到剛剛那個冷冷清清的1月1號。

不只是跨年過後的落寞,我想年終永遠都是一個帶點惋惜的時間。因為無可避免的,我們在將過去的這一年裡,總是錯過了一些東西。

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

妹妹

前天辦會議,跟同事一起運器材回去,聽到她跟家人講電話。那個聲音喔,讓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。掛上電話她有點不好意思「我弟啦,我們講話都這樣子。」19歲的弟弟在外面一副硬漢模樣,跟姐姐卻可以撒嬌到這個地步,要是我也會融化啊。

昨天我好不容易見到同一屋簷下卻作息錯開的妹妹,在她房間享受她的暖爐,一邊閒聊,好難得的天倫之樂喔。結果我妹在發現髮圈又被我拿光以後,瞪了我一眼,就開始踩我。

我還以為是開玩笑的,可是她踩好多腳喔,好好笑,她也一直笑,好溫暖。小時候老是打來打去的回憶又湧出來。

小時候我們打架,我爸會叫我們兩個面對面站著。「向前一步。」我們兩臉都很臭的向前;「再一步。」再往前。然後爸爸就會說:「抱!」

雖然很不情願,我們還是不敢違逆爸爸,只好抱在一起,可是一直猛搥對方的背。那時應該也沒有想過,有天我們會這麼像一對,真的姐妹吧。

剛剛她打來問我,她晚上要吃什麼,我發現我的聲音也跟著溫柔起來。理智上我該說,要吃什麼妳自己不會想啊,但是我卻非常認真的給了她好多選項。最候她跟我說,算了,我自己想好了。真是鬼打牆。

給自己的聖誕禮物

明天研究所同學要來玩交換禮物,今天忙完報告以後,我跑去師大夜市採購。

咦,額度一百塊的禮物,為什麼這麼難挑啊?而且,為什麼手上提的袋子漸漸多了起來?洋裝、上衣與包包,這是哪裡來的啊?

我沒有用這樣自欺欺人的態度逛遍整個師大夜市,我在一家試穿了可愛的洋裝與褲裙以後,最後只買了一件基本款上衣。「這很可愛,這真的很可愛,妳與其買那件還不如買這個!」唉唷我不太常穿洋裝啦,我笑笑的回答。

然後跑回前一家店問老闆,剛剛買的洋裝可不可以退啊?老闆笑著說沒有問題,我就很開心的退完,走出那家店。原本的疑慮一掃而空,而且袋子裡還是有超可愛的短裙,我明天要穿去跟大家交換禮物。

我妹聽說我去退洋裝,「妳怎麼敢啊!」可是我就是問了,不給退就算啦。問了又可以退,真是太好了。有時人家說這樣好厚臉皮喔,但是我卻覺得,問一下又不會死。但是花了不該花的錢,我才會嘔死。

最後精挑細選了一個一百塊的小禮物,買了卡片,剛剛把它包裝好。

2008年12月22日 星期一

遲暮

昨天跟大學社團同學去吃東西,吃起了五百塊的燒肉,我心疼錢啊,但也很珍惜一起閒聊的日子。其實,我大學的時候跟他們沒有那麼熟,那時的我很害羞。想不到在我漸漸轉變的過程中,一直跟他們保持聯絡,也就有了昨天那樣,老友相聚話當年的場景。

每次去那種聚會就會受到一次驚嚇,當過兵的男人三句不離當兵,甚至認為生命的真諦就是在軍中深深的收納至心底;開始找工作的人一直唉唉叫,但也不忘解嘲一下說說「現在失業才夯啊!」;還在學校裡的人聽著聽著臉色就有點凝重了。

還有一種類型的人也被嚇壞,就是我們這種女人,男人闡揚著越發滄桑的人生觀,不忘把女人也加進去攪一攪,說他們喜歡青春單純的,接著這一角包括我的兩個女人就傻眼了。一心覺得要充實自己,想不到其它層次已經無法做出任何的努力。我是偶爾會想到哀傷的地方,但我總覺得這也無可奈何,加上活在一個最能給自己一個說法的社會所,這種焦慮總是有辦法被緩解。

但是,每次一聽到我覺很有想法的人,居然這麼篤定的說著女人越老越貶值的話,我都還是會有點淡淡的失落感。這就是一個女人的遲暮啊。可是當我聽到男人用老頭的口吻說,他現在已經懶得理會什麼感覺了,那種耗盡熱情的表情。我就會跟自己說,認定了已經是落日,就不會再快樂了。而當我很久不見他的時候,我都覺得自己還活在日光中,這雖然是自我認定的問題,他一定會說「妳不要再安慰自己了。」但是我必須說,看到他看透一切卻是這麼的沮喪,我會選擇去相信,或者說是自我安慰。

今天從中午一直坐在電腦前弄報告,是有關性別的東西,而且三篇都是女性寫的。我覺得她們非常的了不起,論辯又清楚,又有理想。就在這三個女人的paper中直到現在,其實我真的有懷疑過,我到底幹嘛念這種跟我的人生看似很遙遠的東西,也不是因為理想,好像只是在這個位置,所以想把它做好。

然後一天就這麼過去了,很多日子都是這樣匆匆過去。直到我再一次遇見世事通達的男人,才會開始懷疑自己這段日子到底是怎麼渡過的。震撼幾天又會忘記,繼續念這些reading。有時我覺得這樣的日子過得蠻好的。不是一直很專注,偶爾會被差異嚇到跳tone,但是還是會回來。在他口中,我們都已經沒有希望了,但要不是我越來越老,我可能也不會有轉變,就無從去吃五百塊的燒肉,聽到這些對話了。上次見面時他跟我說,ㄟ,妳真的變好多喔。當時我的回答是「都這麼老了,還害羞個屁。」

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

了卻一件心頭事

上禮拜把手頭上的訪談趕快做完,希望這一週我可以專心來做另外一件事情:找指導教授。已經當了老師近一年的助理,修了老師的課,同學都說,喂,妳做成這樣很明顯了吧,老師一定知道。

上禮拜把論文想法寄給老師以後,昨天老師下課跟我約了時間。今天我去敲他的門,本來說是要請老師給意見,順便聊了之後的工作內容,也是與醫療相關的,老師已經在幫我想,之後可以在新工作裡幫我找訪談對象,一切好像都很順利。最後問了「老師,你可以指導我嗎?」老師頓了一下,說,可以啊。

最後老師送我一句加油,我就輕輕的飄出他研究室,關上門後心裡握緊拳頭說了一聲yes!

研究室裡沒有人,還好我沒有要大肆宣佈的意思。曾經我也是定向不明的人,我懂得自己找到教授對於其它人來說有可能是種壓力。所以很小心,小心翼翼到直到同學下課回來,在聊一個什麼東西時,我說。

「ㄟ。」

「那個,老師說他可以指導我。」

然後就很鎮定的繼續講回原來的話題。

都不知道是真的沒那麼高興,還是我這次太刻意低調了。嗯,該這樣說吧,以前總覺得做了一個決定,收到一個承諾,就會是永遠。但是現在也體會到世事無常,總是流動與變遷,必須讓自己處在一種同樣彈性的狀態(其實也是冷靜),才可以去適應這樣的無常。 而且,日子並不是因為一個決定就會不一樣,還有好多好多伴隨的事情要努力呀。

晚上去師大圖書館借一本書,去之前到日文班幫老師弄了一點資料,出來時選了一條平常不走的路,就迷路了。走了一大段路,慢慢的,慢慢的走,一邊盤算今後有哪些事情要做,短期的,長期的。我的生活總是在走路,因為我不愛問路,我覺得路長那樣,走就對了,錯了就折回來再走;也因為我有點享受走路的感覺,每次日文課上完我都慢慢晃去師大夜市,再走回學校,一路逛回去。

有時人生一些想法在路程中落實或是飄搖,也許能有更多時間去想,有時也可能給自己太多憂心的時間。只是,走路還是件不錯的事情,接著我想到自己以後要走的路,用腳走的,用心去踏步的,還有好長一段路。不要奔跑與喘氣,不要那些高調的步伐。要練習慢慢的、從容的,穩穩的走。

所以我今天沒有尖叫,我只是忍不住要笑。

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

默默流逝掉的日子

不知道為什麼,每個禮拜二下午下課完,我都會有點感嘆,收書離開時特別。

時間過得真快。一個禮拜一個禮拜的過去。以前可以懵懂,下課時就發呆啊作夢什麼的,現在下課,有時工作,有時看書,有時找論文的資料。曾經空白到無能為力的日子,現在則是對它「不准空白」的無能為力。

不知不覺已經是老師洞悉學生心意的時候,跟老師約meeting,談想法。每一次的敲門或是email都有一點點冒險卻害怕受傷的花癡心情,察覺自己的笨拙,但是也只能這樣繼續害羞下去。

然後日子有一天就會塵埃落定,有一位指導教授,有了訪談的對象,還有一段據說要脫離社會的論文寫作期。

說起來都好輕鬆,但是隨波逐流的那個人要是不機靈點,可能連繼續往下漂流都有問題。我要說的是,我的時間一直這樣過去,我希望它們的逝去可以創生新的東西,不僅是我的黑眼圈或是越發跋扈的脾氣。

天快要黑了,收收書本走回研究室,我才發現今天,跟幾個月前的那一天,已經很不一樣了。

2008年12月15日 星期一

訪問對象

最近開始做某門課的期末報告,因為想做論文相關的東西,找資料跟訪談者也都已經是那個方向了。上禮拜做了第一次訪談,對方是同校碩二生,非常健談人也很和氣,第一次訪談遇到這樣的受訪者很幸運。

剛剛買便當的時候又遇見他,然後我突發奇想:乾脆把受訪者全部限定為碩二以上的男生好了,一邊做論文還可以一邊認識男生,能這樣做訪談就太棒了,哇哈哈哈哈!

蕭條

今天在蕭瑟的冷風中買了報紙,頭版剛好是「消費信心重創」,看看當下的我,這個風、這個氣溫,還有這個拮据的學生,一起擠進了版面。

前天上日文課時,老師說了新的一期日文課繳費方式。有三個月、半年還有一年。算一算,年繳比三個月繳要便宜五千。每次我去超市或是屈臣氏,總是看到那種一大包的便宜組合。以往我都想買下來,可是後來也無法,最後還是買少少的量,因為我一時之間也拿不出這些錢來。櫃台的人說,妳不拿大包的喔,那比較便宜耶,我都笑笑的說我沒有錢。

日文課的錢也是這樣子,我選擇繳三個月。每次繳錢,總是媽媽投資我一半,另一半我再去生,有種標會的感覺。唯一讓我安心的就是老師上的很好,跟著她學我不會浪費這些錢。現在我每次想花什麼錢,都想到「投資」,這是一種投資啊。投資說的多了,好像它不保證讓我賺更多的錢,就會變成邪惡的事情。學日文也是種興趣啊,只是坦言之,沒有錢哪來的興趣?

有時想到錢的事情我都很悶,只要有賺錢的機會我就會高興起來。當我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,因為訪談對象而感到沮喪時,支撐我的最根本信念是「這是工作,我有拿pay。」來撫平自己,只是這種信念同時也讓我變的很冷淡。牽涉到到錢就可以甘願的置身事外,這種感覺好奇怪喔。

之前我一直都覺得是自己的錯,不賺錢,又想要很多東西。看到很多經濟蕭條的新聞都事不干己,總覺得我不在就業市場裡。而我不在就業市場裡,還可以跟著蕭條!我到底在搞什麼?

不過今天突然發現我雖然不在就業市場裡,可是我的生活都在漲價啊。終於給自己找到一個出口了,這不是我個人的問題啊嗚嗚。就像我現在也跟那些人一樣被冷冷的風刮著臉。

只要一個不小心,就會把自己的災難變得獨一無二,然後怨嘆自己怎麼這麼沒用。倒是看了一些新聞跟其它人的生活時,發現人生真的不太簡單,大家都是。再回頭來看自己的人生,有怒吼也有大笑,還沒慘到自己想像的那個地步,尚可以從實際中燉煮出一點歷練日後備用。簡言之,人生中有掙扎,但還不到致死的地步,這樣號稱勉強的活下去吧。起碼妳還有想要學的東西,雖然要得到它們需要費一點力氣就是了。

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

一台正經的電腦

買了一台新筆電以後,感覺不太一樣耶。

買的時候還覺得有點傷荷包,可是隔天晚上在網路上找paper,找到直接在電腦上看的感覺還真棒。之前我長期看舊電腦,眼睛會痛,現在好很多。

剛好也是我要準備期末報告時,想法還有文獻都一筆一筆慢慢的建立起來。以往「我的文件」中佔大多數的是相片,現在也都變成正經多一點的東西。

從旁邊任何一個角度看,它都是一台正經的電腦。唯一俏皮的是他的注音系統,總是會幫我選字,往往讓我打字有點不爽。

現在還沒摸透它的鍵盤,老是會按錯鍵,不過那些鍵大部份是用來看bbs的,分不清page down跟end,所以老是一篇文章直接跳最後一段,督促我勿再磋跎時間看閒文章啊!!

真是一台方正不阿的電腦,可惜就是沒有什麼情趣。

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

調頻

一開始我想下個「相愛的頻率」這樣的標題,但我發現自己好像不是這個路線,趕快改回來。有時候我會想寫一些有關於愛情的想法,最後總是關掉視窗,無法接受自己也有這溫柔的時候。

今天跟課的時候,老師講了金庸小說裡的一句話,出自〈白馬嘯西風〉:「如果你深深愛著的人,卻深深的愛上了別人,有甚麼法子?」

一年以前跟這門課的時候,他也有講過一樣的東西「得不到的愛」,那時候用了一個子題在講這部份,坐在第一排邊邊的我不知怎麼印象特別深刻,只是今年老師還沒講到這個子題,輕輕提到而已,今年我還是坐在同樣的位置。想想上次聽到居然是一年以前,時間過的好快。

前幾天我在看喜歡的影集「實習醫生」,我已經全部看過一遍了,但是因為很喜歡,又再看了第二輪。第一次看總是貪新鮮,有奇異的劇情才會多加留意;第二次看,有時會被一個很簡單的場景或一句簡單的台詞吸引住。

其實這也是人生際會的感受程序吧,第一次遇到會覺得新鮮,留在腦子裡的多半都是強烈的感覺;再感受過幾次,突然發覺平淡的細節中也有著許多深刻的東西。但也是要在震撼過以後,才可以去掌握出平淡特別的味道。

裡面有一集,總是被拍得很懦弱的George,面對護士的示愛,在兩人的各個互動場景中,有形無形的拒絕了。護士很坦然的問他說,我有不好的地方,可是我現在不再是了,為什麼不行呢?他說,他心中有一個女人,這個女人無須改變任何東西,他就想守著她。

虛弱的男病人在他跟護士之間發現了一點端倪,兩個人聊到這些的時候,George看到他手上的婚戒,可是他說他已經離婚了。「那婚戒為什麼沒有拿下來?」

病人說他不想,然後他好似在安慰George,也許也是在對自己說「有的時候,那些人就是無法像你愛他們這樣,那麼愛你。」

其實人生中有許多痛苦都是來自於這些,無法對到的頻率。只是愛情因為是一對一,一旦收訊不良,就格外的孤單與難熬。我很喜歡有些人的應對,他們決定站在某個地方等待,默默的關心這個人。他們用行動告訴他「我會在這裡等你。」雖然你不一定會走過來。

我們應該都憧憬過一些震撼的場景吧,像是可以跟對方大聲的說我好喜歡你,甚至是被回絕了以後大哭一場。之後的世界就截然不同,既然不是yes那就是no了。這種斷絕的根據太為浮面而暴力,連帶的被這種斷絕嚇到的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
但是現在總該可以試試,去體會一些淡淡的東西了,淡淡的東西裡面不只yes還有no,其實它的韻致正是在排除了非此即彼之後,我們可以感受到的複雜性,還有泰然。你總是要學習去面對收訊不良與斷訊,不能永遠只是把廣播關掉。

你也可以戴著婚戒,肯定自己付出的愛,而不去強求回應。有些人也許覺得,無法得到回應的人是悲慘的,像是李文秀最後走的頗黯然,但我總覺得那種離開,不該被讀者看得太傷心。就很像老師上課問過我們「你們覺得愛人好,還是被愛好?」

「其實是愛人比較好,因為付出是美好的。」

不僅僅是愛情,我覺得人生許多事情裡,付出都很美好,因為你是這麼認真投注了你自己,實現了自己。有一件值得付出的東西,只要有一件,都好好。

什麼時候哭

我每次看電視看電影的時候,都很容易哭。窩在被子裡一直掉眼淚「怎麼這麼慘啊!」「他居然死掉了。」眼淚那時是很free的東西,我都不覺得它會乾涸。

昨天是我好久好久以來,第一次因為自己遭到挫折而哭。就在九點半的南投,坐在往台中火車站的客運上,跟媽媽哭喊「怎麼可以這樣,怎麼可以這樣!」因為當時我想我應該是搭不上最後一班高鐵了,不知道何時可以回到家,心情非常的慌張,兼之覺得自己受了委屈。

掛上電話以後,我又摀著臉哭了一下,抬頭起來,夜車上空蕩蕩,埔里的山路是這麼綿長又一致的場景。總覺得會拖得很長,很長。突然害怕自己的眼淚也會拖得很長,很長。算了,好懶喔。

有時候因為懶惰而不做的某些事情,不做真的比較好吼。

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

姑姑走路的樣子

昨天我去做訪談,姑姑教書的學校就在附近。她不太開手機,我打到學校辦公室,其它老師跟我說,姑姑星期五都是五點10分下課直接回家。

五點10分的時候,我站在她學校門口,天色已經很黑了,我一直努力的看著湧出來的學生,希望可以找到姑姑。

姑姑走路不快,有股特別的節奏,有個特別的姿勢。我看著遠方走過來的影子,就可以判斷是不是姑姑。

這時候我才發現,姑姑有一個走路的姿態。

最後我沒有等到她,快六點的時候我離開了校門,搭公車走了。心裡一直想著,姑姑,有她走路的姿態。以前我總覺得走路就是走路,所以路人對我來說都很像,因為他們都在走路。

但是,有時候你就是可以從走路認出一個人來,有人說我走路總是頭急急的前行,身體卻跟不上,很好辨認。我看到朋友走路總是右手指微微勾起,輕輕的放在身體旁邊,有點跟著搖動;我看到朋友走路是慢慢的,一步一步的。有的人走路看著地上。

當你真的認識一個人,他身上有很多部份,你都可以辨識的出來。發現自己如此確定這些特徵的時候,心裡突然有股溫暖的感覺。有些人會一直湧出來,但你會知道,他們不是你認識的人。有些人,看到背影你就會想起他們的名字還有聲音。

新電腦與新記憶

剛剛我把舊電腦的資料轉到新電腦,放進去的是工作還有課程的資料。照片還有其它的東西,想到要轉過來有點懶,只是,那都是我的回憶。

以前的我從來沒想過,有天我的回憶幾乎都在網路上、在電腦跟隨身碟裡。之前我曾經壞掉過一台筆電,有時想起存在裡頭的記憶,都不免覺得可惜。可是這樣的可惜又帶來了什麼呢?我也不知道該怎麼修復壞的電腦,找回那些資料。甚至我覺得,也許東西總是這樣,一波又一波的流失,我們該隨緣以待這樣的流失。

經過那次流失,我居然沒想過要把照片洗出來以防流失,我想我也接受了記憶的數位形式。沒有棄守的是我對於手寫文字的執著。我喜歡自己的字,我喜歡花時間寫字多過於用電腦快速打出筆記。雖然在不久以後我的論文相關資料都是要變成電腦文件。

我們買的東西、用的東西不只是反映了人生觀,它們同時也改變了我們對生活的想像。幾年以前我丟掉了一個隨身碟,那時我想我再也不要買這種科技小物了,它們的容量那麼神奇卻又那麼的精巧,精巧到粗心的我老是忘它在計中。可是我後來還是要了,而且越來越依賴電腦,依賴MP3這些所謂的科技小物。阿Q的說,我們跟著時代改變了。心裡的聲音也許是,當科技充斥我們的生活時,對於生活的體會與珍惜,也變得片斷與薄弱了。

舊電腦裡的相片還放在那裡,暫時沒打算轉過來。

新電腦

經過了兩個星期在網路上的比價爬文以後,昨天我去光華商場買了新的筆電。之前喜歡的是Toshiba,因為它美,這是一個感覺問題。而且同學用起來很順手。後來媽媽懂電腦的朋友推薦華碩,說真的,我並不喜歡華碩。因為一個很奇怪的理由:華碩通知我同學他錄取了,可是當我同學退伍以後打電話確定上班時間時,他們說,他沒通過性向測驗。真是一家莫名奇妙的公司。我討厭華碩不是因為它的機器有什麼問題,只是感覺不對。嘿啊,我就是一個憑感覺在買電腦的人,之後我走進每家店都多多少少被奚落了一下「妳居然不懂這個?」是啊,我是不懂啊,那你還要不要賺我的錢?

不過看了看華碩的價錢比較便宜,該有的配備也都有。我就開始找相關的機型。我看到的那款比較便宜,而且全黑外型我也喜歡(感覺啊感覺)。帶著我要的型號去了光華商場。本來是要等妹妹一起逛的,她想要一台mac,可是她晚下班,我就自己帶著型號每家問價錢。

光華商場真是一個可怕的地方,我直接問店員「我要這款,你可以給我多少錢。」然後店員扯著我說「妳問到最低多少錢?」之後每家都是這樣問,問相關配備有的沒的。而幾乎在每家,我都會被罵:「妳怎麼可能問到這個價錢?」「妳朋友推薦妳買華碩,妳確定他真的是好朋友嗎?」「我告訴你這台hp的更好,妳不要用華碩這台,這台很爛。」「妹妹妳到現在還在問這款喔,後來都出一大堆了。」「說真的,妳要的這台真的很爛,現在都出好多不錯的。」

就在某一家店裡,我被三、四位年輕男子包圍,「妳不要買這款啦。」「妳買hp的這款,我XP,妳要的軟體我都一併灌給妳,我再送妳贈品。」年輕男子用充滿電力的眼神看著我說,小姐,我真的是良心建議妳買這一款。他拿起計算機算了好久「妳要刷卡喔,妳看原價是這樣,這1500我幫妳吸收,就這個價錢。」我說我再考慮一下「妳還要考慮,妳真的不要花錢給自己找罪受。」

我笑著說謝謝,我再過來。他還在後面說「妳不買會後悔,真的。」但我想到他剛才多次按計算機都很爽快的說:「這些錢我幫妳吸收,再算妳便宜一點。」我就覺得很毛。是什麼讓你這麼爽快,是急著脫手吧?我心裡一直揣想他為什麼要這麼激動的叫我買這台,一直揣算他算計的點。然後我發現,在這裡的我變得好猜疑喔。光華商場,應該叫做光華戰場吧。到最後我也越來越油條了,開始無賴的砍價凹贈品。進去每一家都覺得店員一定要算計我。

真可怕啊。最後我也累了,走進一家店裡,找到一位胖胖的,中男先生。我說「先生,我要買華碩的F80L,你老實告訴我吧,我這樣的預算還有我的需求,你覺得這台怎麼樣?」

「這台不錯啊,以妳的需求其實Toshiba不錯,可是它太貴了。」我說,那這台我升級你可以算我刷卡價多少呢?他按了按計算機,出現一個我整晚看到最低的數字,再半買半送給我一個8G隨身碟。我跟妹妹在附近的星巴克發了一回呆,等她買的Mac設定好,也等我決定該不該買。後來拿完Mac以後,我們就去找那位先生買了F80L。

一切都用好以後,我問先生說,可不可以幫我設定,讓它蓋起來是休眠狀態,一打開就可以用?他說好,一設完,蓋上。再打開它已經關機了。

「會這樣的,會這樣。」

他居然這樣說!

我說「應該...不是常常的。」

「是,會常常這樣。」

一直抱著懷中那台Mac喜孜孜的吳小妹,此時也忍不住抬起頭來說「你不是在開玩笑吧?」

「對,它常常會這樣。」

憑感覺選了一家廠商;憑感覺買了一台電腦;最後我帶著感覺跟常常會出矬的電腦回家。回呀路上買了臭豆腐,不忘凹老闆多給我一點泡菜。以為我還在光華戰場。

2008年12月3日 星期三

冰起來的披薩

我是一個隱性畏懼發胖的女人,長久以來把自己的胃口訓練的很小,只有過年期間閘口大開。其餘時候,對於吃的東西,抵抗力很強。沒有正餐外零食的欲望。

不太吃宵夜。不太囤積食物,冰箱裡沒什麼可以吃。

那天睡前嘴巴突然很饞,打開冰箱想說我妹會不會買個小點心。布丁如我預期的出現,再加一盒披薩。天啊!我最無法抗拒的就是冰過的披薩跟炸雞,我超喜歡吃。吃了一口冰披薩,好吃,冰的起司很好吃。再一口?可是晚上不該吃這麼多ㄟ。再一口?妳確定妳真的要這樣吃嗎?

我吃完了一片,口欲完全被滿足,但心裡卻有一點不安。

昨天,它又在冰箱裡等著我。我的理智告訴我,不應該吃。可是我的手卻拿起了它,一口接一口,吃光了。這是最後一片,吃完以後我對自己這麼說:妳不會再吃到了。

也許之所以這麼想要吃,就是因為知道它有吃完的一天。而等到吃完的那天,之前的放縱也成理,因為妳終結了自己的欲望!

Dear My Friend

我們罕見的冷戰了一段時間,之後的共識是,應該要多給自己一點空間。於是不那麼常見面,不那麼常傳簡訊。漸漸發現這樣活著也很不錯。

而就是這樣子的相處,才讓久久一次的陪等公車談話、小公園談話,變得更有密度與驚喜。慶幸當我發現自己很依賴你的時候,你也發現了這件事,然後我們開始學習獨立一點。

dear my friend,生日快樂。你心中最想望的東西不見得會達成,我祝福的是你有面對真實的勇氣。也謝謝你無邊際的包容自我中心的我,謝謝你將我的不體貼,看成是直來直往這個優點下的副作用。這些年來,謝謝你。

2008年12月2日 星期二

失眠的電腦

我的電腦好像要不行了,前一陣子頻頻當機,這幾天,他甚至無法小寐一會。以往當我蓋上電腦,就會進入休眠狀態的它。現在已經不會睡了...無論我關了多久,它都嗡嗡的叫個不停,不肯休息。

我覺得它壽命已盡了。挖出這篇以前的文章,也是在寫它,兩年前。

‧‧‧‧‧‧‧

就在我上大學的四年間,學校裡開始有一股風潮:學生們上課帶在身邊的不再是筆記本,而是筆記型電腦。一同上課時,他們優雅的打著字,我伏案狂寫,狠狠地抄筆記,想記的東西太多,但寫字的速度不夠,根本顧不得字的美醜,一張紙上歪歪斜斜的數行字,其中的思想精深,但抄寫者潦草隨便的筆跡,就算事後我想再整理一次筆記,不是一件輕鬆的工作,再整理時,會重覆地因為字跡不好看而再寫,寫了,再寫,寫了再寫,中途丟失了耐心,那麼,筆記掰掰了,本次上課的內容,我就先不用文字表達了,但願它能長留我心,但願。

只是,物質欲望往往主導我的人生,當我看到越來越多人有那麼一台電腦,我也想要,我發覺精神上的飽滿,好像不及一台電腦在身上的虛榮感覺,我也想要背著它來來去去,隨地攤開(特別是在星巴克),就是一個知識青年的味道,在資本主義下幫自己貼個標籤。可能是因為後來因為這小筆電也吃了點苦頭,所以現在想起來,有台筆記型電腦真的不是好事,對我來說。

廣告上常常有這種畫面,在異地旅行時,主人翁隨意的打開電腦,與家鄉的人連線,他似乎在任何時間與地點,都可以上網,立足此地,放眼世界,或是可以用電腦記錄旅行中的事件,科技發達竟有點浪漫的感覺,好像電腦這冷冷的機器反而可以促進人與人的情感,廣告中,這種情境的營造,與生活品味等等文化符號相互幫忙,構成一種價值觀,我因為這些廣告,也想參與複製這種風格。身上背一台機器還是很自在遨遊的狀態,可不可以這樣子?我決定要一台筆電,不僅是上課時抄筆記所用,展望的是有天我也能在原野中,開啟我的電腦,串聯我與遠方人群的情感、便利的,敲一敲鍵盤,記下所有的事情,對著螢幕投注我的心。

不久後,我就跟媽媽達成協議,她先幫我買一台筆記型電腦,我用暑假時間打工還錢給她。有筆電的生活正式開始,我幫它取了一個名字「筆電兒」,我是個含蓄的人,情感不敢外放,但尾音這軟軟的「兒」可是說出了千言萬語它是我心中的寵愛。為它張羅一個美麗的桌面,開始在文件匣中分出各個類別,因為喜愛想要跟它長久,所以要整理它。

當然要跟這個愛一塊上學啦,為了要帶它出門,我捨棄可愛的小包包,改成後背包;上課要早點到教室裡,因為要搶角落的插座;在速食店不能丟下包包去上廁所,我的愛可能會被偷走。我為它做了許多改變,短程目標只是想要在上課的時候,打打筆記。

不過這件事情很快落幕了,因為就算它號稱多麼輕便,我總是覺得重,厭倦灰頭土臉的帶著它滿街跑。回家就已經準備要看一晚上的電腦,白天還那麼想不開一直帶在身邊?在上課時間用電腦這件事,對我來說到底有什麼意義呢?我花這些錢到底要做什麼呢?我想把野花變成家花時,擺在書桌上使用,更多的不滿出現。因為它設計的目的是輕便,所以做得很小,螢幕很小,鍵盤也小,我看著打著都吃力,而且為了減輕重量,光碟機要外接,每次要用光碟機,電腦週邊有許多電線,纏繞著的景象令人心煩。吃了這些苦頭,卻說不出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,因為我並沒有用它記下太多的筆記,老實說我只是覺得很威風。希望以後不要再輕易跟虛榮心靠攏了。一切都是因為虛榮。最後抱怨一句:這電腦散熱差,用久以後,多開一陣子都覺得電腦要沸騰了,有沒有包子糕餅要蒸啊?趕快拿過來吧。
‧‧‧‧‧‧‧

念研究所以後,它是與我最親近的人。每天來到學校,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它,當它中毒生病時,我急得不知如何是好。現在才想起來,原來我也曾這麼嫌棄過它。

最近應該要買一台新筆電了,對我來說效能好螢幕大就好,沒有什麼期待的感覺。唉唷,花這種錢真是不過癮,因為你不得不買,就像我掏錢買牙膏跟衛生紙一樣。不過電腦比起這些東西,貴得多了。何時,一台筆電也變成我不得不買的東西。有時候我們買的東西反映我們的人生,當我有股信念是我必然會很需要筆電,我其實已經預約之後,甚至在研究所畢業以後,我還是會與筆電貼身相伴的人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