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我終於上到了第一堂瑜珈課,回來研究室,跟同學商量要不要再去報一家,這樣我們可以一起去上課,而且一禮拜可以動到兩次。
很好玩喔,雖然好多時候我都一直抖撐不住,或是根本不懂兩個姿勢有什麼差別,要嘛就是做一做,不是頭跑出墊子外,就是腳踩出墊子外。也許是我太高了吧。嗯,也許喔。
瑜珈課讓我想起小學參加田徑隊的時候,我們每天早上跟下午要練習,練之前要做的那個拉筋操。
前幾次練習時,我彎不下去,也掰不過來,老師坐在我背上,一直下壓,幸好那時的我很小,現在要是這樣壓我,我就骨折給你看。開始拉筋的第一個禮拜,我總是全身痛,上樓梯時一步一哀叫,睡覺時怎麼睡都不對,像是被狠狠的揍過一樣。可是慢慢的,筋拉開以後,身體無比舒暢,不練田徑時我在家也會自己掰來掰去。還記得那時爸媽每天晚上會帶我跟妹妹去公園散步,妹妹在溜滑梯,我就坐在旁邊的地上,把腳勾到脖子上,大家聊天。
之前有一位老師,她在在上瑜珈課的時候,看到有些人,他們就是做不了某些姿勢。
那時她在方法論上的課堂講這個,是在跟我們強調「肉身實踐」的重要性:好聽的話大家都會說,理論我可以通通背給你,但是,當你在實踐時會發現,有些事,你就是做不到,可以說得好精準,但是做出來笨手笨腳,像是你從來不是這一行的。
正是因為實踐時有這些差異,我們才更要知道,知識是要用出來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,一定在某些情境下它才可以發揮作用;另一方面也要了解,尊重「差異」的重要性,你有你肉身的限制,那會造成你實踐上的難題,我同樣也有,倘若一個標準行遍天下,抹去了彼此的差異,你不去體諒他在那個姿勢上有多痛,他抖的那麼辛苦,有一天你也在瓶頸上,突然會覺得孤單吧我想,因為你錯過可以去體諒的機會,所以也沒那麼容易發現,你原來也是被他人諒解的。
這種人生與拉筋瑜珈的對比,在我小學的時候,筋很容易拉開,老師坐一坐我的背我就彎下去了,現在老了,有時開窗戶要是施力有點點不當,指頭居然還會扭到!越老,我的肉身越僵硬,心也越封閉,現在要我自發性的諒解別人,好難,因為心裡已經有太多定見,就跟發展成定局的身體一樣,有自己的運作習慣,格外的做不出某些事情,當然,某些姿勢。
把握一點時間,去多舒展肉身,並且去舒展那些定見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