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天跟好久不見的學姐去吃東西,她照例又想要教訓我。
「小竹,妳最近在幹嘛?」
「我在弄工作的事啊。」
「妳為什麼不念書,一直在想工作?」
「啊我不工作就沒錢啊,沒錢還念什麼書?」
她沉吟了一下,對我說「妳現在錢都花在哪裡?」「生活開銷,還有買我喜歡的東西。」她聽到買字,皺了個眉頭。「小竹」她說。
「為什麼妳這麼喜歡買東西?」
「妳人生想要的,最終到底是什麼?」
我很難接受話題從我日常生活開銷,變成生命意義的追尋,而且我必須很不客氣的說,這樣的跳躍很無聊。「沒有為什麼,我只是想要開開心心過日子。」我難以了解,我又沒有跟她借錢或是喊窮!她憑什麼好久不見,見面第一個話題就要論斷我。她也不能接受我那句「開開心心過日子。」覺得這個答案很不負責任,她想開口再說,我卻叫她勿再提,我會生氣。
她說「喔。」然後我們開始聊她的論文,她最近在寫論文之外,也想要去應徵一份工作,那工作是真的很適合她:教小朋友哲學。但是她現在其實不太能做這份工作,因為要專心寫論文。
其實大家都有經濟的問題,我心裡點著頭,卻沒有再多提。不知怎麼,我不喜歡跟家人以外的人聊錢的話題,我覺得這很私人,而且不是因為丟臉,是因為這是一種人生哲學,而不需要拿出來給人家評論。我有我對錢的態度,她也是。媽媽跟妹妹會念我對錢不好好把關,我認了,因為她說的對,而且她是我週轉的對象,她有立場指正我;死黨念我對錢的花法,我也接受,他看著我長大,知道我是用錢多隨便的人。
但是我不喜歡學姐念我,一則是這不是我允許她論斷我的領域,二則是我討厭她總是企圖要把物質的東西再做昇華,成為「妳人生的意義到底在哪裡?」這樣的終極問題。很口惡心。
但她還不放棄,她說我們這些七年級的都是今朝有酒今朝醉,我說停了吧我真的不想講這個。過了一會,進了泰國小館,店家是泰國人,招呼我們點菜的時候說話有點腔調。結果學姐就一直模仿人家講話,真的是一直講,我看那店家的表情不是很好看了「妳講夠沒有,妳這樣很不禮貌。」學姐這才打住,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每次我感受到她要教訓我,就會開始焦躁的原因。一個在我眼中還有許多人性的人,每次卻都想站在一個全知全能的地位來跟我說話。我不服~~!!!
然後,她又要跟我講我用錢有什麼問題。
我說妳都不能接受每個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嗎?
她說「要是妳去了一個地方,發現一個景點很好玩,下次有人要去那個地方,妳會不會叫她一定要去玩。」
讓我翻譯給大家「我走過同樣的路,所以看到妳要走上我過去的路,我實在很替妳擔心,妳可不可以不要這樣做。」
到這個時候,我實在是忍無可忍,哪裡有這樣一個囉嗦還不死心的女人啊。「ㄟ」。
「妳為什麼可以肯定我走的跟妳是同一條路?我跟妳一點都不像耶。」
「可是我看妳這樣真的很難過。」
「可是我自己很開心啊,為什麼妳要在我開心的時候替我難過?」
「妳這樣不懂自己人生追求的意義,這樣不好。」
那個時候我突然了解,她人生追求的意義是什麼,就是想要替人家思考。她是一個善良的人,我從來都不否認,但是她真的善良到別人頭上了。當時我真的很想要破口大罵,很想說妳可不可以不要這麼自以為是,妳以為你真的有那麼周全到可以幫每個人設計他們的路嗎?
我沒有抓狂,我只是很認真的跟她說明了,妳不是我,而且我們兩個很不像很不像,妳拿來督促我的東西都不是我需要的,可以請妳不要再囉嗦了嗎?妳這樣真的很煩。
她無奈的說「我真的是不懂方法,我必須要換一個方法。」
我說「妳整個目的都錯了,不要再有想導正別人的想法了,妳不是唯一正確的標準。」
她沒有講話,可是卻一直流露出「真的是方法錯了」的遺憾表情。那頓飯吃得我如坐針氈,一直提防她又要開始教訓我,吃完以後我覺得很累。不只一次,這幾次跟她吃飯,我都覺得好累喔,累到下次她的未接來電,我都要想一陣子再回電給她,見面前總是會有「又要去聽課了。」的無力感。朋友之間相處為什麼不可以舒舒服服的,這麼久沒見了,最近在忙些什麼啊?為什麼話題總是一下子要跳到「妳在追求什麼?」「你們這些七年級生。」
真的是,受不鳥啊~
0 意見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