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6月12日 星期四

在我的脈絡裡就好

前幾天上課,有一組同學報告電音場的文化,報告中,提到一位資深電音人說,很多人現在都是在借用raver的符號,打扮得很像raver,或是有某部份很raver,就覺得自己是個raver。

老師在評論時說的一段話,我覺得蠻有意思的。他說劃界其實是一個動態的過程,並非一朝認定到天長地久,當我們在說「我不是(現在的這種)raver。」意思並不是說:我不是raver,反而是說:我是更純正的raver!藉由一次一次的劃分我群與他群,確定自己的認同。當說著「什麼才是真的raver。」這種說法是隱含著對本質的認定,覺得raver有它最根本的東西,不是消費它的表面就可以獲得的意義,藉著聲稱「我不是這種」,把自己的正宗地位再標示出來。

我是反對,還是贊同這樣的說法呢?其實我也不確定,只是有時覺得,一直堅信自己才是比較正統的,似乎是忽略了脈絡,當raver還是一個持續活動的東西時,它的性質也在改變,若是要把它從時空背景中抽離出來,號稱這才是一個純粹的raver,不也是否定了它的歷史發展嗎?

昨天研究室大家聊到電腦遊戲,有位同學說「他們現在玩那個魔獸,想當年我們打的是...」若只是追憶也沒什麼問題,但是我總覺得他話裡有種貴己古,賤他今的意味,好像覺得當年的遊戲是比較好的,現在的小孩就是玩一些無聊的東西。

但我覺得不是這樣的,你之所以覺得現在小孩迷的東西不入流,不是因為那東西真的很糟什麼的。而是因為:它不在你的脈絡裡了啊!我們一種「過去的東西總是比較美好」的迷思,往往也都是來自於這裡,因為過去的東西,你在那個年紀裡,是這麼著迷,而且對它全盤知悉,所以它就變成比較優等的。不是因為它的本質,而是它在你的記憶脈絡裡;而現在你不認同有些東西,似乎也是出自於,你對它的不熟悉吧?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