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以為這個站會自動幫我轉過去,後來發現轉換有時會失效,還是附上新網址。
希望本來有在看的人,換一下網址嘍。
http://virgoab.wordpress.com
2009年7月10日 星期五
2009年6月30日 星期二
人生中的老師
小一的時候,我莫名奇妙被分到了一年一班。其它家長問媽媽「妳怎麼讓妳女兒進來的啊?」我媽說,她根本沒動任何手腳,父母不是望女成鳳的人,也沒設想過我會有什麼樣的學業表現。
進了明星的一班真是令我吃足了苦頭。我本來就是有點敏感的人,但是偏偏生活小事很迷糊,與追求效率與秩序的老師超不對盤,那些事情至今仍長留我心。有一次放學排路隊時,我遍尋不著自己的雨衣,全班都在等我。那時,牆上只剩下一件雨衣,但是我知道它不是我的。因為出門前我看著不知爸爸還是媽媽,在帽子上,用筆寫下我的名字。牆上那件雨衣沒有任何麥克筆的印記,即便是淋過雨,它也不可能全然消失的。我說,老師,我找不到自己的雨衣。老師將剩下那一件套在我身上說「這不是剛好嗎?」然後給了我一巴掌。那也許是我生平第一個,被外人賞的巴掌。後來也因為考注音忘了加幾聲被賞巴掌。而有一次,唱遊課時,坐我旁邊的同學一直拉扯我的衣服想要跟我玩,直到我生氣以後。老師看見了,她抓我到講台上,好像又給了我一巴掌,然後叫我在講台上罰站。
奇異的是我仍記得那時,我在講台上都快要哭了。心裡迸現的一句話是「她的眼淚就要掉下來。」我居然是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在看此刻無助的自己(而我此刻真真正正把它寫了下來)。小一小二的日子總是這麼的苦情,考不好被打,作業遲交也被打。從此以後,我非常的怕老師,怕各種老師。那種怕雖然有時不會表現出來,卻是下意識的躲避老師的眼光與詢問。
國中的時候,我也是個不起眼的學生,而且那時心裡就是覺得很自卑。覺得自己功課不好,一定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。老師在家長會時跟我媽說「她很怕我。」其實不只是你,我怕每個老師。我總是在週記上寫著事不干己的正經話,不敢與老師哈拉。他看我的時候我就轉開眼光。當老師發現我上課在看小說時,我把小說遞給他,也不敢看他。其實現在想想,那時的老師是有意要讓我放輕鬆的,他接過小說時只是輕描淡寫的說「以後別再看了。」可是我已經僵硬到無法去體會他的溫柔。國三時我在一次表演中唱了歌,那天老師在聯絡簿上跟我說「唱得很好,那時我很開心。其實,在懼怕老師之外,我還是很希望他們可以肯定我。
高中我遇到很好的老師。但是,現在想起來,也許是因為高中我比較用功吧。用功的我總是比較正面思考,也敢跟老師互動。而因為敢跟老師互動、問問題,所以才可以更瞭解老師?不過,那時遇到的幾位,真的都令我感到非常的溫暖。都是很有人情味的老師,不過,比起當面聊天。我多半還是喜歡是在週記上寫下許多心裡的話,然後看老師回給我的內容。
那時遇到一種生活的典範,她叫美滿。是個活的很自在的女人,該兇就兇,但是情感放出來非常的真誠。她會在妳需要的時候突然走上來,這時妳才知道她其實都在照看我們;也有一個國文老師,她讓我喜歡國文,每當上國文課,即使是《論語》這種教材,她都能說到讓我很感動。我心中一直覺得國文是最棒的科目,她是主要的原因。然而能將論說文講成情理兼備;抒情文又不失體裁的她,原來是一個善感的人。她具備我崇拜的才性,而我後來聽到她的消息,卻是因憂鬱症而退休。這個消息由一個貴婦老師口中說出,而且是很爽朗的說出來。心中已有所偏頗的我暗罵這個老師不具靈氣。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靈氣老師解說課文的聲音,也許會一直記得。
大學時,大概是進去時不抱期待,所以真的也與本系的老師毫無瓜葛。由於不曾真心投入,沒有太多問題與興趣,上課時維持一種上課的客氣。是直到去了別系修課,才真的找到了一位,與我有「連結」的老師。那種連結是我心中無法視為無物的東西。無論是知識或是人生的道理,都從他身上得到許多。而他那種戲謔的語氣,加上莫名的愛挑釁,讓懼怕老師而唯唯諾諾的我生了回擊的念頭。總是與他鬼吼鬼叫,胡扯一氣。某一天說到些理論的東西,又扯到了人生的道理,他突然跟我說「以前我跟妳說這些,妳是不會懂的。可是現在我已經可以告訴妳了。」表面上不動聲色的我,心裡一直留著當時的畫面。小時的經驗讓我害怕「標準的」老師,然而這個「不標準」的老師卻讓我真正抓到了為人學生的喜悅。
大學時期,我遇到了另外一位老師。然而我從未修過他的課,他是我打工的老闆。老師是個長相跟心理很不搭的人,先前幾次看到他嚴肅的臉上出現笑容,或是他說出什麼俏皮的話,都會令我大吃驚。然而老師就是這麼一個想嚴肅就嚴肅,天真時可以很幼稚的人。有時我常覺得他是我朋友多過於老闆、師長。我總是會在寄工作給老師時,夾帶一些我的碎念,老師也會認真的回覆我。我總是會一不小心在老師前面大笑或是罵髒話。老師讓我看見了老師們的「後台」。曾經我以為老師代表的是知識、權力與慈祥。而更多變的人性面,則是在認識他以後,才漸漸在我眼前現形。頓時具體化、複雜化、發近了曾經跟我如此疏離的那一巴掌,的那群同叫「老師」的群體。
我很感謝我遇到的好老師,還有,親切的老師。社會所的老師總是要找學生喝酒挖學生八卦,總是哈哈大笑時趴在我們身上。起鬨時送出香吻,幸好我曾經遇見過你們啊,各位老師。不然那些巴掌真的重創過我的心靈。
進了明星的一班真是令我吃足了苦頭。我本來就是有點敏感的人,但是偏偏生活小事很迷糊,與追求效率與秩序的老師超不對盤,那些事情至今仍長留我心。有一次放學排路隊時,我遍尋不著自己的雨衣,全班都在等我。那時,牆上只剩下一件雨衣,但是我知道它不是我的。因為出門前我看著不知爸爸還是媽媽,在帽子上,用筆寫下我的名字。牆上那件雨衣沒有任何麥克筆的印記,即便是淋過雨,它也不可能全然消失的。我說,老師,我找不到自己的雨衣。老師將剩下那一件套在我身上說「這不是剛好嗎?」然後給了我一巴掌。那也許是我生平第一個,被外人賞的巴掌。後來也因為考注音忘了加幾聲被賞巴掌。而有一次,唱遊課時,坐我旁邊的同學一直拉扯我的衣服想要跟我玩,直到我生氣以後。老師看見了,她抓我到講台上,好像又給了我一巴掌,然後叫我在講台上罰站。
奇異的是我仍記得那時,我在講台上都快要哭了。心裡迸現的一句話是「她的眼淚就要掉下來。」我居然是以一個第三者的角度在看此刻無助的自己(而我此刻真真正正把它寫了下來)。小一小二的日子總是這麼的苦情,考不好被打,作業遲交也被打。從此以後,我非常的怕老師,怕各種老師。那種怕雖然有時不會表現出來,卻是下意識的躲避老師的眼光與詢問。
國中的時候,我也是個不起眼的學生,而且那時心裡就是覺得很自卑。覺得自己功課不好,一定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。老師在家長會時跟我媽說「她很怕我。」其實不只是你,我怕每個老師。我總是在週記上寫著事不干己的正經話,不敢與老師哈拉。他看我的時候我就轉開眼光。當老師發現我上課在看小說時,我把小說遞給他,也不敢看他。其實現在想想,那時的老師是有意要讓我放輕鬆的,他接過小說時只是輕描淡寫的說「以後別再看了。」可是我已經僵硬到無法去體會他的溫柔。國三時我在一次表演中唱了歌,那天老師在聯絡簿上跟我說「唱得很好,那時我很開心。其實,在懼怕老師之外,我還是很希望他們可以肯定我。
高中我遇到很好的老師。但是,現在想起來,也許是因為高中我比較用功吧。用功的我總是比較正面思考,也敢跟老師互動。而因為敢跟老師互動、問問題,所以才可以更瞭解老師?不過,那時遇到的幾位,真的都令我感到非常的溫暖。都是很有人情味的老師,不過,比起當面聊天。我多半還是喜歡是在週記上寫下許多心裡的話,然後看老師回給我的內容。
那時遇到一種生活的典範,她叫美滿。是個活的很自在的女人,該兇就兇,但是情感放出來非常的真誠。她會在妳需要的時候突然走上來,這時妳才知道她其實都在照看我們;也有一個國文老師,她讓我喜歡國文,每當上國文課,即使是《論語》這種教材,她都能說到讓我很感動。我心中一直覺得國文是最棒的科目,她是主要的原因。然而能將論說文講成情理兼備;抒情文又不失體裁的她,原來是一個善感的人。她具備我崇拜的才性,而我後來聽到她的消息,卻是因憂鬱症而退休。這個消息由一個貴婦老師口中說出,而且是很爽朗的說出來。心中已有所偏頗的我暗罵這個老師不具靈氣。直到現在我還記得靈氣老師解說課文的聲音,也許會一直記得。
大學時,大概是進去時不抱期待,所以真的也與本系的老師毫無瓜葛。由於不曾真心投入,沒有太多問題與興趣,上課時維持一種上課的客氣。是直到去了別系修課,才真的找到了一位,與我有「連結」的老師。那種連結是我心中無法視為無物的東西。無論是知識或是人生的道理,都從他身上得到許多。而他那種戲謔的語氣,加上莫名的愛挑釁,讓懼怕老師而唯唯諾諾的我生了回擊的念頭。總是與他鬼吼鬼叫,胡扯一氣。某一天說到些理論的東西,又扯到了人生的道理,他突然跟我說「以前我跟妳說這些,妳是不會懂的。可是現在我已經可以告訴妳了。」表面上不動聲色的我,心裡一直留著當時的畫面。小時的經驗讓我害怕「標準的」老師,然而這個「不標準」的老師卻讓我真正抓到了為人學生的喜悅。
大學時期,我遇到了另外一位老師。然而我從未修過他的課,他是我打工的老闆。老師是個長相跟心理很不搭的人,先前幾次看到他嚴肅的臉上出現笑容,或是他說出什麼俏皮的話,都會令我大吃驚。然而老師就是這麼一個想嚴肅就嚴肅,天真時可以很幼稚的人。有時我常覺得他是我朋友多過於老闆、師長。我總是會在寄工作給老師時,夾帶一些我的碎念,老師也會認真的回覆我。我總是會一不小心在老師前面大笑或是罵髒話。老師讓我看見了老師們的「後台」。曾經我以為老師代表的是知識、權力與慈祥。而更多變的人性面,則是在認識他以後,才漸漸在我眼前現形。頓時具體化、複雜化、發近了曾經跟我如此疏離的那一巴掌,的那群同叫「老師」的群體。
我很感謝我遇到的好老師,還有,親切的老師。社會所的老師總是要找學生喝酒挖學生八卦,總是哈哈大笑時趴在我們身上。起鬨時送出香吻,幸好我曾經遇見過你們啊,各位老師。不然那些巴掌真的重創過我的心靈。
黑肉底兒
前陣子脖子長了一顆超大的痘痘,大到同學在一旁說「這不會是腫瘤吧!」有一天它冒出頭,我把它擠掉。擠掉以後,那一小塊圓形,始終沒有消失。我認為它是個小疤,然而每個見到面的人都忍不住問「妳那裡怎麼受傷了?」我妹看見我時就猛催我去看醫生。昨天,我不負眾望的去看了醫生,醫生連觸診都懶得,說我只是青春痘的色素沉澱而已,叫我帶了A酸回去擦。
「其實真的是很小的事嘛。」還花看診錢去拿藥房就可以買到的A酸,讓我很怨。我是個黑肉底,有疤就容易色素沉澱,這我自己很清楚。
昨天跟學弟約了中午吃飯,他騎車來載我,現在出門都會打傘的我,我已經很久沒在豔陽下曝曬了。回到研究室以後,一看我的臉,倏地黑了一層。這是我每年夏天必經的旅程:某天中午不察曬了一陣,然後臉就變成了碳色。
我是黑肉底,我的人生也是一直與陽光相伴。國小時是田徑隊;國中時愛打籃球;高中時又是儀隊。除了國四窩在家中的那一年外,感覺我的臉從來沒有白皙過。而且從國小到高中我都有天然的V字領!
然而,從國小就喜愛看一些偶像雜誌或是少女雜誌的我,偏偏又被美白這件事情吸引住。直到現在想起這些美白個故事,都覺得像是一場夢,甚至在追逐白皙的那段過程裡,我也沒有白過啊!
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不再追求美白,不再花錢買相關的保養品。慢慢的覺得,我就是黑咩,接著對於色素沉澱,都不太在意了。不過,大學以後雖然還是黑肉底,比起以前儀隊那樣長期曝曬的狀況下,皮膚算是「健康色」。不過如我前述,每年夏天總會有這麼一天,沒有任何預兆,不知不覺我已在太陽下曬了好一會。再照鏡子時已經是不一樣的臉了。看到覺得有點好笑,我的黑肉體也太成效迅速了吧。
「其實真的是很小的事嘛。」還花看診錢去拿藥房就可以買到的A酸,讓我很怨。我是個黑肉底,有疤就容易色素沉澱,這我自己很清楚。
昨天跟學弟約了中午吃飯,他騎車來載我,現在出門都會打傘的我,我已經很久沒在豔陽下曝曬了。回到研究室以後,一看我的臉,倏地黑了一層。這是我每年夏天必經的旅程:某天中午不察曬了一陣,然後臉就變成了碳色。
我是黑肉底,我的人生也是一直與陽光相伴。國小時是田徑隊;國中時愛打籃球;高中時又是儀隊。除了國四窩在家中的那一年外,感覺我的臉從來沒有白皙過。而且從國小到高中我都有天然的V字領!
然而,從國小就喜愛看一些偶像雜誌或是少女雜誌的我,偏偏又被美白這件事情吸引住。直到現在想起這些美白個故事,都覺得像是一場夢,甚至在追逐白皙的那段過程裡,我也沒有白過啊!
忘了是什麼時候開始不再追求美白,不再花錢買相關的保養品。慢慢的覺得,我就是黑咩,接著對於色素沉澱,都不太在意了。不過,大學以後雖然還是黑肉底,比起以前儀隊那樣長期曝曬的狀況下,皮膚算是「健康色」。不過如我前述,每年夏天總會有這麼一天,沒有任何預兆,不知不覺我已在太陽下曬了好一會。再照鏡子時已經是不一樣的臉了。看到覺得有點好笑,我的黑肉體也太成效迅速了吧。
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
小寶寶
昨天跑去探望正在做月子的朋友,她的寶寶一週大。是個很有個性的寶寶,睡覺喜歡擺聽耳機的姿勢,把他的手收著他還會哭鬧。小寶寶是神奇的生物,可以一直睡睡到哭,哭醒了喝完奶再睡,再哭。白天去探望的人只看他睡跟喝奶,據說晚間他會清醒的不得了,忙翻他的爸媽。新手媽媽在寶寶睡著時,總是一不小心就要難過。不過,當她跟寶寶說話時「弟弟,我們吃飯了好不好啊?」「屁股髒髒,馬麻馬上幫你弄乾淨喔。」就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了。其實我聽了還蠻想哭的,不是為她難過,是因為見證了她的轉變。
她家在汐止,是我爸爸以前上班的地方。從汐止回來的車子難等,走去等車時,我一看到公車,根本不管站牌在哪,我一直狂揮手。好心司機讓我上了車子,坐在安靜的車子裡,經過爸爸以前的公司。突然有種,既平靜又澎湃的感覺,非常難以形容。只是路程非常的短,報紙一版看完,人已經在公館了。
我跟著做月子的人吃了兩餐麻油相關食品,回家後拉肚子了。覺得,嗯,果然是兩個世界。
然後收到長輩給我的一封信:「......很難想像小竹媽媽,是什麼樣的情態,是什麼樣的奇妙,不過,想想也沒什麼,蓉兒後來不也變成了三個孩子的媽嗎?」然後是「妳還是早點把論文生出來吧,小竹媽媽」
我這才想起,對吼,我也是個產婦。希望我的寶寶可以順產啊。
關於睡覺
現在其實還是有用藥,不過藥效是比較輕的,比起以前那種昏死過去短效藥物,它有一點好處。這個好處就是可以讓人練習怎麼睡覺。這種練習有時會讓自己很沮喪,不過,若是找到方法,其實也是一個轉機。
前一陣子對瑜珈有興趣,所以去翻了一些相關的書。其實也是很希望,能夠從中找到一些讓自己平靜(最好是睡得很香甜)的方法。其中讀到很短一段話,書裡說「我們應該要把自己放開,去感受週遭的環境」。後來,我試著在床上擺了軟被子與許多枕頭,而且把床當作是睡覺時間才能接觸的地方。我往往都在沙發上看書看電視看得很累了,再回到床上,裹著軟軟的大被子,枕著舒服的枕頭睡著。
有時要是我沒有把握可以入睡,就回到沙發上,一邊開電視聽聲音,然後慢慢睡著。半夜起床的時候,再回到床上。這種模式已經試了快兩週了,我覺得還蠻有用的。
睡不著的人其實是最容易擠在自己的世界裡。因為論文的關係,我現在長駐在精神疾病、憂鬱症與失眠三個討論版上。前兩者的討論互動遠大過最後一個版。每次當我點進失眠版,就會看見,每個人po著他們自己才能理解的失眠故事,那是只有他們才懂得的言語。
每當要睡覺時,躺在床上我總是會開始想,我今天會睡著嗎?我可以嗎?然後發現精神開始飽滿起來,比起白天時還要緊張。不過,現在我第一時間不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情,反而是注意自己的物理身體有沒有安頓好。把自己的身體姿勢橋到一個最舒服的狀態,抱著枕頭與被子,感受它們軟軟的狀態。一邊覺得「好舒服喔」,然後就一覺到天亮了。
不過最近很乖,每天都有做點事,吸收點東西。不知是否因為白天都有認真,晚上也就比較容易心安。前幾個禮拜,當我又失眠時,某天晚上忍不住哭了。其後跑到沙發上,開著電視,醒醒睡睡的,半夜醒來時大汗滿身。因為妹妹上晚班,那時家裡只有我一個人,我醒來的時候非常的害怕。但是,我發現自己剛剛其實已經睡了一覺,繼續,聽著電視聲睡著了。
有時候,覺得自己往往被睡覺的事左右心情,或是忍不住要吃安眠藥,感到很不開心。同學有一次跟我說「妳本來只要擔心自己睡不好,現在妳還要擔心自己睡不好又吃藥嗎?」她說人生有好也有壞,不要只一直想壞的部份。我想也是,說真的,我人生中有太多美好的事了,如果我一直執著在自己總是無法好好入眠,而忘記那些好事,這樣就太虧了。
另外想到的是,每人生命中,好像都會有幾樣「自己的東西」,別人難以理解,可是你的生命卻是繞著這些「自己的東西」在轉。幾年前我堅定不看什麼靈修的書,而且我恨我自己吃藥,也不喜歡去看醫生的過程。然而這幾年,我一直帶著我自己的東西,發現所有事情都還繞著它轉。我會看許多有的沒有的書,相信一些事,我也開始把藥物當作一種必需品,還因為看了很多醫生而形成一些論文初步的想法。
我覺得,既然已經知道這是自己的東西,就讓它好好的跟自己過吧。我不是說,我想一直這樣吃下去。我的意思是,既然知道自己難以跟某些事物切割,就不要太勉強自己。有時候,一直勉強自己,會讓自己過度放大那些,其實可以與我們生命和平共存的東西。我們要是放大了,就容易受它影響,然後忘記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。
我現在很清楚知道,我有一些我自己的東西,所以我能試著去接受別人也有他們自己的東西。我也很謝謝週圍的人,不對我說教也不責備我。他們讓我可以慢慢的,跟我自己的東西協調,找到更好的出路。
前一陣子對瑜珈有興趣,所以去翻了一些相關的書。其實也是很希望,能夠從中找到一些讓自己平靜(最好是睡得很香甜)的方法。其中讀到很短一段話,書裡說「我們應該要把自己放開,去感受週遭的環境」。後來,我試著在床上擺了軟被子與許多枕頭,而且把床當作是睡覺時間才能接觸的地方。我往往都在沙發上看書看電視看得很累了,再回到床上,裹著軟軟的大被子,枕著舒服的枕頭睡著。
有時要是我沒有把握可以入睡,就回到沙發上,一邊開電視聽聲音,然後慢慢睡著。半夜起床的時候,再回到床上。這種模式已經試了快兩週了,我覺得還蠻有用的。
睡不著的人其實是最容易擠在自己的世界裡。因為論文的關係,我現在長駐在精神疾病、憂鬱症與失眠三個討論版上。前兩者的討論互動遠大過最後一個版。每次當我點進失眠版,就會看見,每個人po著他們自己才能理解的失眠故事,那是只有他們才懂得的言語。
每當要睡覺時,躺在床上我總是會開始想,我今天會睡著嗎?我可以嗎?然後發現精神開始飽滿起來,比起白天時還要緊張。不過,現在我第一時間不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心情,反而是注意自己的物理身體有沒有安頓好。把自己的身體姿勢橋到一個最舒服的狀態,抱著枕頭與被子,感受它們軟軟的狀態。一邊覺得「好舒服喔」,然後就一覺到天亮了。
不過最近很乖,每天都有做點事,吸收點東西。不知是否因為白天都有認真,晚上也就比較容易心安。前幾個禮拜,當我又失眠時,某天晚上忍不住哭了。其後跑到沙發上,開著電視,醒醒睡睡的,半夜醒來時大汗滿身。因為妹妹上晚班,那時家裡只有我一個人,我醒來的時候非常的害怕。但是,我發現自己剛剛其實已經睡了一覺,繼續,聽著電視聲睡著了。
有時候,覺得自己往往被睡覺的事左右心情,或是忍不住要吃安眠藥,感到很不開心。同學有一次跟我說「妳本來只要擔心自己睡不好,現在妳還要擔心自己睡不好又吃藥嗎?」她說人生有好也有壞,不要只一直想壞的部份。我想也是,說真的,我人生中有太多美好的事了,如果我一直執著在自己總是無法好好入眠,而忘記那些好事,這樣就太虧了。
另外想到的是,每人生命中,好像都會有幾樣「自己的東西」,別人難以理解,可是你的生命卻是繞著這些「自己的東西」在轉。幾年前我堅定不看什麼靈修的書,而且我恨我自己吃藥,也不喜歡去看醫生的過程。然而這幾年,我一直帶著我自己的東西,發現所有事情都還繞著它轉。我會看許多有的沒有的書,相信一些事,我也開始把藥物當作一種必需品,還因為看了很多醫生而形成一些論文初步的想法。
我覺得,既然已經知道這是自己的東西,就讓它好好的跟自己過吧。我不是說,我想一直這樣吃下去。我的意思是,既然知道自己難以跟某些事物切割,就不要太勉強自己。有時候,一直勉強自己,會讓自己過度放大那些,其實可以與我們生命和平共存的東西。我們要是放大了,就容易受它影響,然後忘記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。
我現在很清楚知道,我有一些我自己的東西,所以我能試著去接受別人也有他們自己的東西。我也很謝謝週圍的人,不對我說教也不責備我。他們讓我可以慢慢的,跟我自己的東西協調,找到更好的出路。
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
圍城
高中的姐妹淘,前陣子結婚了,這段日子與她失聯,時間飛也似的過去。直到前幾天,她丟了一個網址,是她的小寶寶。我打聽著她的聯絡方式,希望可以去探望她,結果電話一接起來,她說不到幾句就,哽咽了。
她說,懷孕以後辭掉工作時,非常捨不得一位同事。當時覺得是跟那位同事太要好的緣故,可是現在想想,也許自己是投射了某種鄉愁在對方身上,是以,分開時才會這麼難受。我說,是一種對於單身沒孩子的鄉愁嗎?她說是啊,因為她意識到自己離開的不只是一個工作崗位,還有一整個生活方式。
我說「我啊......我是要打來告訴妳,有寶寶真好,我好羨慕妳喔。」
這段日子雖然聯絡的少,卻依稀感受到她的抑鬱,再見到她連生產都這麼無聲無息,心裡大概就猜到了她有點心事。我說,不要難過啦,妳的日子有那種日子的好法。她說,其實她想想也是。她說自己以前單身時還不是一天到晚想要結婚生小孩,哪有這種結婚生小孩以後再來後悔的道理。
上禮拜我去上日文課,跟一位同學聊起天來。她跟我妹同年次,她姐則跟我同年。提到她姐時她第一件說的事是「她結婚了,小孩三歲了。」那時我嚇了一大跳,因為很久沒有接觸到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,不知不覺,婚姻與孩子,已經是我們這個年紀的某種標準了。但那時,說實在的,心裡也沒有太大的失落感。畢竟自己的日子自己最懂,沒有感情與婚姻的情境,也還沒感受到那些壓力。對於一個跟我同年卻過著跟我完全不同日子的女子,我也只有旁觀的心情。
其實人生的路,真的有很多條,我們自己踩著自己的步伐,偶爾遇到了一個什麼人,被刺激了一下。我們突然以為世界不似我們想像,但其實世界本來就複雜的要命。大家走的路都很不一樣。我們過自己的日子那麼自然而然,有時也忍不住都望著人家碗裡的東西流口水。有點像是圍城,裡面的人想出來,外面的人想進去。城裡城外兩樣世界,我們是否有跨越的條件以及心理準備呢?
不過,我真是很羨慕有小寶寶的媽媽呢。
她說,懷孕以後辭掉工作時,非常捨不得一位同事。當時覺得是跟那位同事太要好的緣故,可是現在想想,也許自己是投射了某種鄉愁在對方身上,是以,分開時才會這麼難受。我說,是一種對於單身沒孩子的鄉愁嗎?她說是啊,因為她意識到自己離開的不只是一個工作崗位,還有一整個生活方式。
我說「我啊......我是要打來告訴妳,有寶寶真好,我好羨慕妳喔。」
這段日子雖然聯絡的少,卻依稀感受到她的抑鬱,再見到她連生產都這麼無聲無息,心裡大概就猜到了她有點心事。我說,不要難過啦,妳的日子有那種日子的好法。她說,其實她想想也是。她說自己以前單身時還不是一天到晚想要結婚生小孩,哪有這種結婚生小孩以後再來後悔的道理。
上禮拜我去上日文課,跟一位同學聊起天來。她跟我妹同年次,她姐則跟我同年。提到她姐時她第一件說的事是「她結婚了,小孩三歲了。」那時我嚇了一大跳,因為很久沒有接觸到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,不知不覺,婚姻與孩子,已經是我們這個年紀的某種標準了。但那時,說實在的,心裡也沒有太大的失落感。畢竟自己的日子自己最懂,沒有感情與婚姻的情境,也還沒感受到那些壓力。對於一個跟我同年卻過著跟我完全不同日子的女子,我也只有旁觀的心情。
其實人生的路,真的有很多條,我們自己踩著自己的步伐,偶爾遇到了一個什麼人,被刺激了一下。我們突然以為世界不似我們想像,但其實世界本來就複雜的要命。大家走的路都很不一樣。我們過自己的日子那麼自然而然,有時也忍不住都望著人家碗裡的東西流口水。有點像是圍城,裡面的人想出來,外面的人想進去。城裡城外兩樣世界,我們是否有跨越的條件以及心理準備呢?
不過,我真是很羨慕有小寶寶的媽媽呢。
報告
剛剛寫完我這學期第一份報告,比起以往總在學期末狂擠文字的窘境,這次很從容。其實只要把架構想好,將平常念書做的摘要以及MEMO中的分析改寫一遍放進去,再依照這樣的論點去討論經驗資料就可以了。總之,這份報告寫得很輕鬆,但是算是我這學期念過的書的集結。
以前寫完報告就會想去閒混,可惜我還有另一份報告。由於是指導教授的課,跟老師商量好,這份報告有點像是論文初稿,所以可以慢一點寫。多念一點東西,多想一些架構,然後再來動筆好了。
以往寫完報告都有「結束了」的感覺,然而這次寫完我知道離「結束了」還有一段漫長的旅途。漫漫長路中可以做的就是念書、打摘要、寫MEMO,期待有一天它們都可以放進論文的某一塊,佔點字數與版面。
以前寫完報告就會想去閒混,可惜我還有另一份報告。由於是指導教授的課,跟老師商量好,這份報告有點像是論文初稿,所以可以慢一點寫。多念一點東西,多想一些架構,然後再來動筆好了。
以往寫完報告都有「結束了」的感覺,然而這次寫完我知道離「結束了」還有一段漫長的旅途。漫漫長路中可以做的就是念書、打摘要、寫MEMO,期待有一天它們都可以放進論文的某一塊,佔點字數與版面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