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4月20日 星期日

某位老師說緣份

一直覺得老師的緣份說很經典,老師不願意具名,但是他說可以貼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我們一生總會碰到許多人,我們總是跟別人有生命的交集。這就是緣。所以說穿了,緣就是條件的和合。當條件產生了,緣就產生了,這就是緣起。今天我們為什麼會見面?為什麼會在同一個教室上課?為什麼會在同一個研究室工作?都有它主客觀的因素和條件。當這些條件產生了,於是就見面了,這就是緣起。然而條件會產生,條件自然也就會消失。當見面的條件消失了,彼此就分離了,這就是緣滅。小至一天一時,大至一生一世,都無非是條件的和合,這就是緣起和緣滅。

當我們的生命和別人產生交集,這是緣起,這是泛指人間的聚散離合。由於西方宗教不講現世,認為現世所有的一切無非是前世之因的呈現,往往就認為現世是苦的,因此要講離別苦。又因生命的無自性,所以也要了悟生命的無常,正如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,有緣起自然會有緣滅一樣,因此要人不要執著。這是西方宗教所認為的。

但是,在生命的碰觸中,總是會有一些值得我們在意和珍惜的,當我們好不容易才在人海中與某人碰觸出生命的火花來,我們又怎麼忍心讓生命的交融從此就消失了呢?我們又如何能不執著呢?我們的人文精神和西方印度不同,我們不只講緣,我們還講緣份,這是在緣下多了一個份定。也就是說我們期望將好的善的緣繼續延續下去。

但是份定又談何容易呢?這是一種價值體系和外在條件的總合。中國人過去講門當戶對是有一定的道理的,因為門當戶對從廣義的角度來看,其實是包含了價值觀、生命的廣度、深度,甚至高度的,它不只是現實中的財富地位等世俗價值的意義而已。

然而,要在人間要和他人碰觸出生命的火花,要能相携相協,要能自然和合,又豈是容易的呢?因此我們不必刻意杜絕外緣,但也不必一直去製造條件。來的時候,妳就是會知道。

一個美麗的星期四

星期四去跟課,十一點多的時候,有位同學抱著花走進來。他上台,祝福在場的一位女同學生日快樂!女生就坐在我前面,一直躲在位子裡大叫「不會吧!不會吧!」很可愛。

老師事先知情,說他喜歡美麗溫馨的故事。下課以後,老師問我,如果有人這樣做,我會不會感動?我想我會的。下一堂上課,老師又開始提起緣會的事情,說著:好不容易遇見的人,又怎麼能讓他們離開呢?

真是一個美麗而且溫馨的星期四啊

印表機的節奏

我買了一台印表機,就放在研究室裡。

開始搜集再生紙,一疊很壯觀的擺在櫃子裡。因為新奇,每樣東西都想要印成紙張,期刊論文、工作事項、讀書筆記。每次我按下列印鍵,印表機開始跑動,那一來一往的節奏,聽在耳裡總有井然有序,心安的感覺。印啊印啊印啊印,墨水很快被耗盡,我之前的財務狀況,讓我無法添購墨水。我的檔案一直留在電腦裡出不來,有點落寞。
薪水終於下來以後,我補上墨水,同學來借印,我電腦裡的檔案也有了出口,那一來一往的節奏再次打起。我一向不認為自己是個愛規則的人,但我對這種固定節奏的喜愛,卻讓我開始懷疑起自己。

我們家的馬桶

我跟我妹都很隨和喔!從咱們家馬桶可一窺端倪。先是沖水的那個鈕壞了,我們把馬桶蓋半開著,每次沖都直接拉裡面那個鐵條;接著馬桶蓋不知道為什麼也掉了(天啊我現在po文時才意識到我從來沒質疑過它怎麼掉的),馬桶蓋被丟在旁邊的地上。後來的某一天,我上廁所滑了一下,這才發現連馬桶蓋的底座都掉了。我媽那天回家時上一上廁所,差點沒滑出去,現在我跟我妹都有蹲馬步的實力了,超白癡的。ㄟ,不過說真的,我之前都沒想過,為什麼馬桶會變成這樣子耶!我一直努力調整自己在配合它耶!

也太隨和了吧?
其實,是太白癡了吧

越來越普及的景象

最近路上的嬰兒車都塞爆著巨嬰。嚴格來說,是已經好走好跑的小孩,不知道他們的父母想什麼,是想要趕快把嬰兒車坐壞好丟掉呢?還是要讓他們的小孩失去走路的能力?

秘密的小路

我們家住在巷弄裡,如果要走出去買東西吃,往往要繞很長一段路。

有一天早上,為了躲前面巷口的一隻夠,我閃進一條巷子裡,越往下走著, 穿越了一條小徑,出來居然就是賣雞排的!

想想我也很遲鈍,人是多麼懂得變通的生物,我卻一直沒有細心去挖掘那些巷弄裡的小道,而走了如此多的冤枉路。為了補償,這兩天,我都在晚間穿越那條小徑,去買那雞排或是旁邊的滷味,不過對路還是挺不熟的我,走啊走的,時時抱著對未知的期待,且戰且走:「嗯,在這裡左轉,再下去是右轉。」繞啊繞的,出來了,看見住宅區中那一點路邊的光亮「雞排!」雖然是一條短短的路,每一次都是全新的冒險。

2008年4月16日 星期三

不想再對自己說這句話

「為什麼妳當時什麼都沒有做?」

幾年以後的我回顧現在,失敗也好,成功以後,都還是我。我真實的體驗著沮喪與開心繼續的摸索,然後變成未來的我。我會因為失敗,不犯同樣的錯;會因為成功,而對自己有信心,去嘗試更多,累積一點一滴,若是我從來沒有做,永遠無從知道結果,無從去理解為什麼,我只能一直問自己「為什麼妳當時什麼都沒有做?」

對於以後的種種,我都想站出去面對,不管結果如何。

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

敲門以後

好奇怪喔,明明現在有很多事要做,我卻來打文章,正事當前卻盡做些無關緊要的事,是我最近養的怪習慣。

上禮拜三,我去敲老師的門了。

敲門前把我想做的論文方向寄給老師,收到老師友善的回應。星期三下午,方法論一上完,就急急的跑去三樓,來到門前時突然有點膽怯,哈哈。老師聽了我的想法,幫我想了一些面向,並且跟我說「妳想做這個很有趣耶!一定可以做的。」讓我很高興,借了老師兩本書,一出她研究室我就跑去圖書館把東西印好了,有種「這份東西印好後就開始!」的新生感覺。

上禮拜會面後,我想把那些文章排進讀書計劃裡,不過這禮拜比較忙,忙著忙著一直沒有空。今天去系辦,助教問我,可不可以幫那位老師搜集相關書單,原來是最近系上有圖書採購計劃,老師想讓以後要做那個方向的人來找資料,聽到這個消息還蠻開心的,老師真的很幫忙耶!連我自己都忘記的事,老師卻記得。我把書還給老師,還打聽了讀書會的消息,老師依舊很熱心的幫忙。

碩一上的時候,我狀況很不好,原以為下學期也會廢下去,但是現在卻越來越有方向了,尤其是想到論文可能的方向後,就一起很期待的想像它可能有的樣子,讀著方法論的東西,就開始期待自己進入田野後的種種。

最近天氣變熱了,研究室裡有好多蚊子喔,讓我想起去年剛進這裡,我總是一邊打蚊子一邊打逼,現在呢?一邊打蚊子一邊打部落格喔?沒有啦,要做正事了。

加油!

2008年4月13日 星期日

鼻屎

那天跟兩個朋友去吃飯,聊到鼻屎的話題。某人說睡前把鼻屎挖一挖的感覺真棒,而且最好是硬的,不是ㄍㄡ的那種,挖起來才過癮。

我說對啊,我也喜歡那種鼻屎,以前我跟妹妹交惡時,會跑去她房間,挖完鼻屎後彈向空中,然後趕快逃走。有品如我妹當然做不到我這樣,不過她一直沒有反擊過的主要原因是,她的鼻屎是ㄍㄡ,很難彈,哈哈哈! (不過她也厚道啦,ㄍㄡ鼻屎真的挖出來好嘔...)

另外一位某人也分享了他與姐姐的回憶,有一天他挖鼻屎被他姐看到,他姐一直「大」驚小怪的說好口惡心,他把鼻屎往姐姐張大的嘴巴一丟,他姐就吃了他鼻屎。我一邊狂笑邊問某人「那是你們幾歲時候的事情啊?」

他沉思一陣,回答「一個月以前吧」

書店小妹奇遇記

  之前在一家簡體書店打工,每天幫不同的客人結帳、找書,算是我大學生活一段有趣的生活。客人當中不乏名人,坦白說,看到電視上出現的人就站在眼前,感覺不怎麼強烈,直到發現他們電視上一臉跋扈,在店裡卻對櫃台的小工讀生相當客氣,這才是真正令我記憶深刻的地方。 除了名人外,奇人,倒也是有一些的,奇就奇在他們原來是名人,但小妹有眼不識泰山,直到事後才發現。
  曾經,有一位雍容華貴的婦人來到店裡,劈頭問我:「請問這附近哪裡可以幫人打字呢?」我說我也不知道,她的妝很濃,但是眉眼和氣,最後我看看她待打的文稿,字數不多,就答應幫她帶回家打。打完以後,打了通電話通知她,因為字數不多,我也不懂打字的行情,想想就當是舉手之勞吧,我向來對客氣的人很有好感,電話那一頭的她,相當熱情的對我說:「妳真是我的天使。」我們聊了半個小時,她跟我說,她是從加拿大來的,對台灣人生地不熟,那天闖進一家書店,想不到竟遇到我這好心人。我在話筒這一頭聽到這些話,覺得好窩心,原來幫助人也這麼快樂。這位女客人甚至留了她加拿大的電話,叫我以後到加拿大去找她玩。談話近尾聲時,我提到幫她打的文稿內容,是一份劇本,我有點好奇,因為有點文言又不淨文言,甚至有點口語的趣味表達。這位女士跟我說,她是唱粵劇的,這是粵劇的劇本,她跟我說了她的藝名。 隔天她的助理把文件取走,這位女士與這段小插曲,悄悄的掠過我的生活了。直到有一天,我在整理店裡賣的音像產品,看到了粵劇的VCD。 主演的,不正是那位女士嗎? 我又到網路上GOOGLE了一下,才知道她大名鼎鼎,根本就是粵劇界的傳奇人物!
  在店裡工作的最後一個月,有一位客人說,我是個很聰明很懂禮貌的人,他鼓勵我好好去找我的方向,不要慌張。
  我跟那位客人的交情,是由某年的情人節開始,那天大家各自甜蜜的赴會,我孤家寡人的,在家裡蹲不如到店裡賺個時薪,剛好,這位先生來買書,他笑笑的問我:「情人節不用約會喔?我知道,一定是因為行情太好,太多人追,不知道要跟誰出去,就乾脆來上班嗎?」
哪是這樣子啊… 那一整天耐著性子,看著路上人人有影皆雙,心裡感到有點失落,想不到竟然有位長輩雪中送炭,真是令人窩心,我從此把他的名字跟卡號都背下來,之後只要他一來店裡買書,什麼話都不用講,什麼東西都不用找,付錢就可以了。他不知道當天他講的那些話讓我多麼虛榮。而且,每次我幫他結帳時,他總一直稱讚我,說我是個很有禮貌又很聰明的人,後來幾次店裡客人很少,他還會跟我分享許多好書,這位先生講話像在寫文章,聆聽的人我也如沐春風,更棒的是,他像一間活圖書館,總是推薦我許多好書。 有一天我向他提起,我喜歡的一本書《人性枷鎖》,當初我在舊書攤買到孟祥森先生譯的版本,原本只是貪便宜,卻深深愛上了孟先生的譯筆,也愛上這本書。這位先生聽到,跟我說,他也試著翻譯過。
  可惜的是,我離開書店以後,就跟他失去聯絡了,他分享給我的,除了好書之外,還有一些對人、對世界的觀感,那時我正要畢業,對於社會現實與自己的個性當中待磨合之處,感到矛盾,我一方面知道自己正要進入社會,卻也害怕它會侵蝕掉我的性格,這也可以說,是一種文科學生自卑又自大的身段吧!但是那位長輩開導我許多事,我受用無窮,直到現在都會想起他的話。
  今天逛網頁的時候,看到《人性枷鎖》這本書的另一個版本,嗯,想不到就是那位長輩翻譯的,想到曾興奮的跟他嘰嘰喳喳我對這本書的想法,有點害羞,卻也很快樂。
  在店裡遇到政治名嘴時,我總是很抗拒跟他們照面,因為我有我個人莫名的自尊,不想去承受人家驕傲的嘴臉,其實有些人非常的親切可愛,只可惜我很晚才發現。而有些人,即使他們是名人,非常有料,幸虧我沒有知道,才能夠好好的發現他們的好,而不是一開始就彎下腰或是昂著下巴。

我心中悄悄生根的旋律

有幾次擦肩令人遺憾, 總的來說剩餘的幾次相見足以代表一切, 再頑強的人,心中都會有一個溫柔的聲音,唱出來平靜的歌曲, 有著細緻的譜曲,不願你立即被感動, 只是久久想起,驚覺當中紋理之細, 短短的幾秒間精心設計了和弦,相隔多遠的音符都能和諧的配合, 乍聽之下是很平凡,某天無意發現自己哼著它,誰說這樣旋律不能深植人心?

研究所時代的月亮

我想,日後當我回憶起自己的研究所生活,「月亮」必然是不可或缺的景物。

每天晚上離開研究室,我要騎腳踏車經過大大的校園去坐車,我常常會抬頭看,期待可以見到月亮,若是滿月,還是皎潔的滿月,會很開心;有時候看到一把彎刀掛在空中,我想起電視曾經看到的畫面,一個人坐在那彎勾上,雙腳搖啊搖的,很愜意的樣子。

但我覺得視覺上的美都還是其次,它的變化軌跡才是這段生活中的紀錄。我發現,研究所生活過得很快呢!不知不覺又是一輪滿月,明明上次見到滿月,於我而言像是上禮拜的事情。

月經這樣一個月一個月的拜訪我一次,季節這樣冷冷熱熱的交遞下去,月亮這樣圓圓缺缺的放在空中,我就這樣,每天晚上看著它,數著月亮的軌跡,在研究所繼續奮鬥下去吧!

Key point

今天跟朋友聊天時,對他說的一句話印象深刻。

「人生就是這些key point承接起來的。」

在key point做了某些事,或沒有做某些事,你的人生就會不一樣了。我開始來數自己的key point,每順一個都有「好險當時...」的慶幸感,我是一個幸運的人。

不過,之後的key point還多的是呢?可惜它所造成的結果,有時往往不是事後可以補救的,你要嘛是很無為,要嘛是很能判斷局勢。如果你不是這兩邊,就介於中間做一個遺憾的人吧!那往往是最難捱的狀態。

你在對誰說呢?

「我不希望妳犯像我一樣的錯誤。」

諸如此類等等的話,不知為什麼,最近常常聽到身邊的朋友在講。也許到了某個年紀,大家已經有了一定的人生經驗了,那些犯過的錯,突然變得很清晰,是可以教導別人的材料。只是,乍聽之下,覺得這似乎說者過去心中一筆遺憾,他殷切的希望我不重蹈他覆轍。不過仔細推敲,我發現,那並不是他的過去,而是是他的現在啊。他也不一定是在對我說,他是在跟自己說。

他們現在依然在做同樣的事情,犯同樣的錯。而他們藉著對別人說:「你要好好把握現在啊!」藉此開脫,好像把錯誤變成了過去,自己就再也不需負起責任,好,不要說的這麼明白,該說他們是藉此紓發不安。當他們還說,代表他們還在乎,這時聽話的我們就要回去問他們「你是不是浪費太多時間跟我講這些?你該去為自己做點事了吧?」

本文目的主要不是在挖苦,只是想提醒他們「你也要及時去做啊」